首页 > 现代言情 > 江山赋 > 第43章 瓜洲渡
下载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43章 瓜洲渡(1/7)

目录
好书推荐:

汉江,瓜洲渡,怒涛拍岸。

夜半,云水沧沧,明月照大江。

黑沉沉的乌云,涂抹在了广瀚的苍穹之中,点点滴滴,时断时续的雨星,于无声无息间,飘落在江南胜地,笼罩覆盖。

大江以南的广陵城,瑟缩在薄薄的阴霾下,看不到一丝明亮,浸入一片萧索。

江南的夜,无论怎样望,都是隐隐发蓝的黑,璀璨如钻的星辰,像是不要钱似的,洒落满天的明亮、繁灿,浩瀚点缀。

它不像京城的夜,怎么去望,都是近在咫尺的墨黑色,好像随时随刻,都会压翻天灵盖,压得整个人都喘不过气来。

这里,是一条清澈幽蓝,深隧不可测的滔滔大江,浪花飞溅,江水滚滚东流。

抬目四望。

天?烟波浩渺,远?近岛重叠,湖鸥?鹭翱翔,?美鱼肥翻跃,?不叫?拍?称奇,流连忘返,沉浸于湖光山色之中。

纵向望去,两岸沿?映?红,簇拥着幽幽江?,肆意铺排开来,宛若给江?水面,钩织上两条蜿蜒、飘浮的红?花边。

即使是在夜中,依旧旖旎迷?;偶尔掠过的沙州之上,翠?叠叠、苍翠欲滴……

峡中?深流急,波涛汹涌,奔腾呼啸,声振?间;江?形成?数漩涡,发出了哗啦啦的?声,惊?动魄,扣人心弦。

沉在湛蓝江底的?坳,倒映着?轮铜盘?的明月;高大的?坳,含住皎洁的月色,似要吞噬整个江面,明月洒遍光明。

此地名为“瓜洲渡”。正如诗句所云,“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州古渡头”。滔滔汉江水,千载的风流,概莫如此。

瓜洲渡古渡口,位于汉江与三峡交汇之处的瓜洲,容纳五湖,是自沅、湘入三江的重要通道之一,是为“南北扼要之地”。

根据大秦江南地方志的记载,瓜洲古渡,“瞰京口、接广陵、际沧海、襟大江,每岁漕船数百万,浮江而至,舳舻千里,百州贸易迁涉之人,往还络绎,必停泊于是,而至京师,其为南北之利矣”。

在瓜洲古渡的江心中央,筑有一座“沉香亭”,静静无声,立于瓜洲渡古渡口的江中,正诉说着百年、千年的孤独。

八根古色廊柱,撑起八角形的飞檐穹顶,亭内立着一块石碑,上书“沉香亭”三字。石碑背面,记述着数年以前,大秦举倾国兵力,荡灭南楚的战事概况。

瓜洲渡,沉香亭。

精致优雅中,透露着清凄之感。亭边岸畔,垂柳成行,柳丝依依随风摇曳,晃动着人们的思绪,勾起了一段凄婉往事。

与此同时,大江江上,一支气派、恢宏的庞大船队,扬帆起锚,于波涛怒号之中,正在徐徐航行,驾长风,破巨浪。

远远望见。

这支庞大的船队,大大小小的船只,加在一块,共有二百余艘。大型楼船十余艘,战船百余艘,大型商旅货船近百艘。

其时的大型楼船,除了水手、船工之外,可乘坐近百人,并可同载三个月口粮、器物;其余的战船,则有艨艟、大翼、小翼、桥船等等各式名目,另有数百水师将士,手持刀枪、弓弩,置于船上。

除去数百名水师将士,列于各个战船以外,每艘战船之上,还布置了无数的“拍竿”,与桅杆排在一起,蓄势待发。

所谓“拍竿”,其实就是一种水战利器。特别是大型战舰,间近身后的决斗,注定无法以钩距掀船,或以弓弩摧毁。

凡是善战的水师官兵,通常在战船的帆蓬上,涂抹上厚实的药泥,以阻火攻,最终,靠得就是拍竿轰砸,击砸船只。

拍竿制如大桅,长十余丈,上置巨石,下设机关,贯颠回旋,重量更是异常惊人。敌军船近,便倒转拍竿,击碎之。

此次,两百余艘大小船只,无论楼船,亦或战舰,在大江江中,以水战行船之法,编队排开,樯桅林立,白帆如云,旌旗号角相应,大有水上船战的气势。

这样的行船、出巡,实在是前所未见,堪称是一次航行奇观,以前从未有过。

水面,沿着滔滔大江,船队缓缓航行。

前段时日,江淮一带,遭逢了一场罕见的暴雨,截江初始,功效尚不明显。江水水面,仍是比往年时候,高出了许多。

直至此时,水势汹涌激荡,浑浊不堪,江流奔腾声如疾雷,让人们望而生畏。

这时,江面陡然下降,波涛汹涌,浪花四溅,还没有来得及,仔细观看江潮。

数百艘船只,已如箭矢破弦而出,迅速飞下,巨浪被船头劈开,旋卷着,合在一起,一下激荡开去,旋即又激荡出去。

船队滑过水面,一瞬间,汉江江水,似是滚沸一样,到处是泡沫,到处是浪花。

时当隆冬季节,浩渺的瓜洲渡上,碧波连天,白帆点点,汇成了一道白色光芒。

上百余艘巨舟,帆影遮天蔽空,与两岸巡行护卫的铁骑号角,万余精甲锐士,遥相呼应,当真声势浩大,水陆并进。

像今天这样的行船、航行,加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江山赋》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

放弃 立即下载
书页 目录
阅读推荐: 宿命之环 帝国之刃 今天开始当城主 诸天窃贼 长生修仙:我能用族人的气血加点 大奥术师她今天赚钱了吗 这本小说很健康 我在星际炼丹封神 人道大圣 斗破:家祖玄帝萧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