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现代言情 > 江山赋 > 第32章 廷杖
下载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32章 廷杖(2/7)

目录
好书推荐:

驰骋四海八荒,令诸国群雄心崩胆裂的“天下第一战神”。

——大秦摄政王萧弈。

威势赫赫,傲意凛然的摄政王,身着一袭玄色九章蟠龙王袍,头戴一顶墨色束发髻冠,腰系玄螭玉带扣,端坐于一把紫檀圈椅之上,与小皇帝遥遥对视……

但见,身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大秦摄政王,萧弈端坐圈椅,身形笔挺如松,目光炯炯有神,化作一道明曜的火光。

一对优美、飘逸的剑眉,高高吊起,斜插入鬓,凤眼凛然生威,令人不敢直视。

并且,大秦摄政王的那一对清澈分明,平静若水的黑白瞳孔中,骤然划出了一束惊电电光,大有一种俯视万生,不怒自威的王者傲气,凌驾于了天阙之上。

非但如此,萧弈端坐殿中,始终纹丝未动,一手按于膝上,一手握着一卷书册,蕴藏着一身龙虎之势,气吞万里江山。

高坐于丹墀上方的小皇帝萧澄,眸色清湛,流出了一丝真挚的温情,以一种崇敬、仰慕的眼神,注视着殿中的皇伯父。

对于皇帝侄儿的脉脉注视,萧弈面容沉毅,目光深邃,亦是高高昂首仰头,直视向了御座前的陛下,没有一毫的谄媚。

眼前的这对皇室伯侄,一个是君临天下,坐拥四海的大秦皇帝,另外一个人,则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大秦摄政王。

这伯侄二人,四目凝视,分外温馨和睦。

今日,大秦摄政王萧弈,依例入宫,如同往常一样,为年仅十二岁的皇帝陛下,讲授兵法,已经整整讲授了半个时辰。

事实上,说起来,作为如今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大秦摄政王,像为皇帝讲授兵法的这种事情,本不需要萧弈来做。

因为,按照大秦历代以来的祖制,凡是初登大位的幼帝、少主,以及众位皇子的日常课业,都有一批闻名于世,博闻强识的当代大儒,担任专门的皇家帝师。

这些帝师太傅,会为众多皇室子弟,传道、授业、解惑,教导他们修文安邦。

一般来讲,大秦宗室诸王,各司其职,各居外藩,秉承国朝祖训,从不参与皇室子弟的授课事宜,亦不会出任帝师。

所以,为皇帝陛下讲授兵法一事,这本是兵部尚书、兵部侍郎,连同朝中“八大柱国”、元老宿将、兵法大家的本职职责。

无论最后如何轮转,也轮不到身份尊崇,日理万机的摄政王殿下,每日入宫,来做这件事情,像教书先生一样讲课。

然而,纵观当今大秦,乃至是举世上下。

若论能够算无遗策,驰骋沙场,决胜于千里之外,横扫群雄,无往不胜,凭借劣势的兵力,一举击溃数倍强敌,杀得九州诸国四分五裂,灰飞烟灭,打得四海名将怀疑人生,兵败身死的军阵征伐之才,无人可出大秦摄政王萧弈之右。

所以,在小皇帝萧澄的强烈要求下,萧弈委实觉得,圣意难违,实在无法推托,最终还是应承下来,尽心地讲授兵法。

从此以后,每个月,萧弈三次进宫,为陛下讲授兵法,倾囊相授,绝无藏私。

这幅情景,就像当年,湛天山倾尽心血,传授萧弈一样,师恩满目,父子情笃。

近半个时辰,如大江大河的滔滔不绝。

萧弈既为伯父,又为老师,讲得是鞭辟入里,行云流水;小皇帝身为侄子,又是学生,亦是听得聚精会神,津津乐道。

忽然,讲到末尾之处,萧弈挺直身躯,两掌倏然一翻,缓缓合上手中的书册。

当这一卷线装古书,渐渐合上的一瞬间,只见,那本线装古书的正版封面,赫然印着六个,以金错刀书写的正楷大字。

——《武襄兵解实录》。

很明显,此刻,摄政王萧弈手中这本《武襄兵解实录》,正是他的义父平原武襄公湛天山,生前留下的一部兵书巨著。

这本兵书巨著,里面记载着各类经典战例、军阵阵法,及若干行军用兵之方略。

确切讲,湛天山病逝后,文成帝亲自下诏,将他的这本《武襄兵解实录》,正式刊印编修,纳入武库,发行于天下。

并且,这本《武襄兵解实录》,也成为了大秦武举的重中之重,更是必考科目。

所以,摄政王今日入宫,为小皇帝讲授兵法,其所讲授的兵书内容,正是义父湛天山的这本——《武襄兵解实录》。

而后,萧弈微微躬身,依旧端坐圈椅上,面向小皇帝所坐的位置,抬手一礼道。

“总而言之,陛下谨记一点。所谓兵无常势,水无常形,为将者,于两军对垒之际,需审时度势,因地制宜,自当巧变机警,不可墨守成规,疏于变通;否则,那样只能是一将无能,累死三军……”

一语言罢。

小皇帝坐在案前,独自沉默了片刻,眉眼微微低垂,略带失落,似在自言自语。

“皇伯父的谆谆教诲,朕铭记于心。真希望有朝一日,朕也可以像皇伯父一样,率领着百万雄兵,为大秦开疆拓土,立下万世不朽之功业,留英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江山赋》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

放弃 立即下载
书页 目录
阅读推荐: 宿命之环 帝国之刃 今天开始当城主 诸天窃贼 长生修仙:我能用族人的气血加点 大奥术师她今天赚钱了吗 这本小说很健康 我在星际炼丹封神 人道大圣 斗破:家祖玄帝萧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