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32章 廷杖(1/7)
晨间,天光未明。
一阵阵“飕飕”的冷冽寒风,拂面掠过。
初冬时节,帝都的天气,时常变幻莫测,飘忽不定,风后即是雨雪,来得突然。
就这样,一场冬日里的滂沱大雨,肃肃然,肆无忌惮,尽情、恣意地从乌云密布的苍穹深处,倾泻了下来,落到人间。
无数大雨雨点,噼噼啪啪,由细微渐渐而至淋漓,仅一瞬间,演化为一场暴雨。
不过数息,帝都皇城城前,一大片青石石坪,顿时被漫天的倾盆暴雨,瞬间打湿,显出了一丝厚重、深沉的乌黑色来。
细细密密,犹如数盏银毫茶汤的绵绵雨丝,好似轻柔软纱一般,笼罩四方天地。
一弯盈盈绿水,恍如一条青萝玉带,化作万顷碧波,绕林缓行,远山黛隐身姿影绰,于虚无缥缈之境当中,若有若无。
这时,点点雨露,吹拂着一排排挺秀、纤细的凤尾竹,汇聚成珠,顺着幽静别致,清高袅娜的竹叶叶尾,滑落坠下。
那些雨珠,似水晶断线,敲打着无数油纸伞,时断时续,清越如仕女轻击编钟。
远远望去。
一座气势恢宏,雕栏玉砌的高大宫城,恰似嵌在漫天大雨中一样,孤独且又壮观,巍然屹立不倒,沉寂了整整百年。
皇宫禁苑,殿前月台两角,东立日晷,西设嘉量,环绕着红墙黄瓦的宫禁。
雨落倾城,云白、光洁的宫室殿宇,倒映着泪水般清澈的水晶珠光,空灵虚幻。
皇宫美景如画,隔绝云端,红墙绿瓦,让人分辨不清,何为实景,何为倒影。
茂苑城如画,阊门瓦欲流。
还依水光殿,更起月华楼。
上好的汉白玉石材,泛着晶莹流光,铺就而成的平滑地面,闪耀着温润光泽。
在远方的一处,似有袅袅雾气,笼罩着并不太真切的宫殿建筑群;由檀香木雕刻而成的飞檐上方,一对凤凰展翅欲飞。
另外,一条笔直、无际的的宫中石径,在路的尽头一端,一个巨大的宽敞广场,随着数百级玉石台阶,缓缓下沉。
同时,广场中央,祭天台台上,一根粗壮、气派,绘制着万马奔腾的宫殿圆柱,笔直矗立,犹如支撑天地的定海神针。
那根巨柱上面,镌刻着一条条栩栩如生,活灵活现的图壁龙纹,腾于天际,与那些宫殿顶梁上的九天鸾凤,遥遥相对……
大秦皇城城阙,永安宫,乾元殿主殿。
这一刻,乾元殿大殿殿内,气氛清冷,庄严肃穆,一切显得都是那么萧杀。
朔风缓缓拂来,帘影姗姗,恍若一汪深潭静水,寂寂无声,湮没于一片沉默中。
乾元殿廊阶下方,数名黄门内侍,个个手忙脚乱,燃亮了烛台,纷纷退了出去。
大殿,异常安静。
与此同时,一名体态窈窕,身着宫装的掌事女官,正在指挥着几名宫娥,将花房送来的十余盆“黄鹤翎”与“紫霞杯”盆栽,摆放得整整齐齐,十分错落有致。
彼时恰值清晨时分,流霞满天盛开,犹如散开一匹上好的锦绣绸缎,映着这十余盆紫菊、腊梅,五彩缤呈,流光溢彩。
乾元殿内,万籁俱寂,仿佛时间静止。
这个时候,那位大秦王朝君临天下,坐拥万里江山的少年天子,时年只有十二岁的大秦皇帝,——萧澄,身着一件明黄龙袍,束发高冠,眼眸明澈如波,极具帝王威仪,静静地坐在一方御案跟前。
皇帝面前的那方御案之上,整整齐齐,依次陈放着一份份奏章、劄子与文牍,以及两个独特的密封木盒,放置案上。
那两个独特的密封木盒,里面是十几份的奏疏、弹章。匣盒外,皆用鱼膘、锡纸封缄,这是镇安司的专线密奏木匣。
面对堆积如山的公务,无数份奏章、劄子,小皇帝萧澄面色不变,未见波澜。
其实,自从被册立为太子,入主东宫之后,萧澄便与自由与舒心,彻底绝缘。
为了培养一位文能安天下,武能定乾坤的旷世帝王,萧澄从小到大,接受了来自父皇近乎苛刻,不近人情的储君教育。
据说,年幼的太子萧澄,每日修文习武,涉猎政务,钻研治国之道,从无间断。
而且,从登上皇位的那一天,这位大秦帝国的少年天子,便与他的祖父武定帝萧礼、父皇孝靖帝萧恪一样,即养成了克己勤勉,励精图治,一心为国的习惯。
身为皇帝,萧澄每天都要坚持处理政务,一直要批阅奏章,持续到深夜时分。
似乎,陛下勤于政事,每日皆是宵衣旰食,这已经成为了皇宫中不成文的定规。
渐渐地,渐渐地。
等到皇帝双眸中的一束目光,挪至丹墀下方的一处位置时,大秦天子的唇角轮廓,才露出了一丝温和、久违的笑容。
此刻,殿中。
身为大秦武定皇帝的嫡长子、先帝长兄、当今大秦天子最为尊崇、敬仰的皇伯父,那位纵横九州,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江山赋》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