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17章 大好男儿(2/8)
英伟。他的左手,拄着自己那柄三尺长的“大楚天子剑”,手心轻轻扣在长剑剑柄上。至于他的右手,则随意放在点将台的栏杆之处。
在萧弈的身后,摆放着一方普通、古朴的木案,以及一张格外气派的太师椅。
那方木案上,放置着一壶难得一见,甘醇爽口的“青梅酒”。这壶青梅酒的旁边,还有一樽质地精良,精巧轻便的虎纹青玉杯,与那壶青梅美酒,甚为匹配。
这个时候,萧弈面容平静,神情坚毅。一对黑白分明,炯炯有神的眸子,闪烁着一道耀眼的光芒,宛如一阵黑色的滂沱大雨,迎面扑来,登时倾泻而下。
那位不怒自威,冷傲决绝的大秦摄政王,眼神漠然,正用一种凌厉、肃杀的目光,注视着点将台下方的那片演武场。
忽然,片刻之间,演武场内,烟尘大起。
数声清脆的马蹄声,骤然隆隆响起。顺着突兀传来的马蹄之声,在场的所有虎豹骑骑士、步军武卒们,纷纷转头望去。
从马蹄声传来的方向,他们发现,六位威风凛凛,战功赫赫的军中将帅,骑乘着骏马良驹,气宇不凡,雄风冠绝校场。
只见,六骑飞驰而来,恰似一股股巨烈的狂风暴雨,驶入了演武场的中间地带。
这六位功勋卓著的百战将帅,他们分别是上将军苏廷寒、义宁王萧晟、中军将军杨汉超、左将军桓欷、武典中郎将莫西风、奉车都尉慕容云虎等六员大将。
今日,六位军中将帅,无一不是披挂齐整,全身重甲明铠,骑乘于各自高大威猛,雄壮强健的战马上,策马飞扬驰骋。
在将军们的马鞍两侧,除了挟带各自的杀敌兵刃,还同时悬挂着一张张三百石以上的宝雕劲弓,以及一斛黑旄羽箭。
六位军中将帅,重甲佩剑,兵刃弓矢,一应俱全。此刻,他们已经尽数集结于演武场中,全部到齐,等候将台号令。
饮马湖祭礼结束,大概过了二十多天后,大秦摄政王萧弈,亲率三千余名虎豹骑骑卒,以及五千精锐,总计八千步骑主力,大举开拔,行至中山以南的北邙山大峡谷,在那里安营扎寨,构筑壁垒。
到达北邙山峡谷后,萧弈下达军令,数千秦军步骑将士,于此地一字铺开,陈兵结阵,并设立了一个临时性的演武场。
八千大秦将士,开拔至北邙山大峡谷。
原来,大秦的摄政王殿下,即将要在北邙山大峡谷,聚兵演武,指麾三军将士。
萧弈之所以要在北邙山聚兵演武,其最主要的目的,就是要举行一场盛大、庄严的诸将骑射大赛,让各位将军互相切磋一下武艺、骑射,从而达到彰显大秦军队强悍武力的目的。同时,这也是为了重温大秦将士勇猛、善战的尚武之风。
六位大秦军中将帅,意气风发,英姿勃勃,飞马驰入演武场中,依次立马排列。
这一刻,整个北邙山峡谷的演武场,顿时响起了一片整齐、清脆的铿锵振音。
三千余名虎豹骑骑士,动作干净利落,齐齐揭开了黑铁面罩,右手握拳,抱拳抚胸,向着点将台方向,行军中礼节。
紧接着,一阵排山倒海的欢呼,随之而起。
“大王威武!”
立于点将台上的摄政王萧弈,俯视下方。
面对着台下众将士的一片高呼,萧弈表情肃穆,朝着高台下方山呼海啸,气势恢宏的秦军步骑方阵,缓缓举起右手。
旋即,萧弈举臂向上,轻轻地招了一招,向场中的八千将士,郑重挥手示意。
当摄政王举起右手的那一瞬,演武场中,原本一片欢声雷动,迅速又恢复了平静,变得鸦雀无声起来,齐齐统一号令。
全军将士,几乎每一个人,都在聚精会神,目不转睛,静静地望向了高台之上的摄政王萧弈,望向了点将台的方位。
随即,萧弈稍稍侧首,对着身旁的一名传令亲兵,使了个眼色,示意可以开始。
然后,这名传令亲兵,手按腰间佩刀,一步上前,面朝台下的六位军中将帅,以及八千秦军步骑精锐,用一种声若洪钟的嗓音,宣布诸将骑射大赛的开始。
“今日武将比射,分为两队,三人一组。诸将各带雕弓良箭,分批入场,将一领西蜀红锦战袍,悬挂于垂柳之上。袍下设一垛箭靶,百步为界。大王有令,能射中箭垛红心者,可取树上锦袍,并赐御马一匹;射不中者,罚白水一杯!”
话音刚落,萧弈面带一丝微笑,略微清了清嗓子,朝着台下的众将士们,声音雄浑清亮,颇具万军统帅的豪情快意。
“众将士,今日诸将比试骑射,能连中五箭者,赏酒一斛;连中十箭者,可与本王同案而食,并赏赐重甲利剑一套。”
“至于能不能得到这些赏赐,看你们的本事了!大秦的勇士们,天朝的男儿们,让我看看你们身上无穷的神威,出发!”
而后,萧弈又一次挥了挥右手,目视下方。
只见,那面立于高台之上的“银龙王旗”,立时左右一摇,猛然向下翻卷甩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江山赋》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