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现代言情 > 江山赋 > 第17章 大好男儿
下载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17章 大好男儿(1/8)

目录
好书推荐:

中山以南,北邙山大峡谷。

山间,幽深广袤,暖意融融。

一夜过后,倏忽之间。北邙山的大峡谷中,早已经是被霖霖春雨冲刷,整整一个晚上,流水淙淙,映照出了满目青山。

漫山遍野,青葱泛绿,一片春意盎然。

此刻,宽阔、深邃的北邙山峡谷谷地,俨然就是一处庄严、肃穆的演武场。

这座设立于北邙山峡谷谷地的秦军演武场,远远超出了任何一座都城,或者是普通军营,鹤立鸡群,甚为与众不同。

单单就地形而言,北邙山演武场,河流沟坎、山坳泥塘,互相犬牙交错,坑坑洼洼,不像寻常军校场那样平坦、宽敞。

并且,峡谷中,一条极浅的小河,将肃然的演武场,中分为二。高大的点将台,坐落于东面一座不高不低的山坡上。

演武场之中,号角齐鸣,金鼓擂动大作。

那面威势凛然,凌厉赫赫,象征着大秦摄政王萧弈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的支柱,——“银龙王旗”,高高擎起,立于不远处的点将台上,猎猎飞舞,迎风卷动。

与此同时,演武场的峡谷四周,数千秦国的步骑大军,早已刀兵鲜明,集结成了无数个重甲方阵,在那里严阵以待。

遥遥鸟瞰,数千秦军步骑,全部分列成了左、中、右三个大阵。每个大阵,均有两个步骑方阵,旌旗猎猎,枪戟林立。

六大铁甲方阵,有序排列。

首先,三千余名秦军铁骑,每一名骑军将士,皆是清一色的重甲长刀,全部戴着黑色的甲胄面具,遮住各自的面庞。

并且,三千铁骑的身后,还各自斜斜插着两把短小精悍的钢铁弯刀,腰下更是紧紧别着一张黑色轻弩,佩刀负弩立马。

这三千余名秦军铁骑,非但马蹄马具,配备齐全;就连马头处,也披挂上了分外坚硬的铁皮面罩,裹得严严实实。

这支三千余人的秦军铁骑,正是大秦铁骑中以骑战无双,凌虐敌军凶狠异常而闻名于世的“噬血骁骑”,——“虎豹骑”!

当初,萧弈的义父平原武襄公湛天山,正是凭借三千七百名“虎豹骑”,深入蜀地,横扫西蜀国境,一举击灭西蜀主力,刺穿西蜀国门,致使西蜀转瞬破灭。

因而,湛天山创下了“千骑灭西蜀”的战绩。自此,虎豹骑声名鹊起,威震天下。

后来,文成帝率军北征山胡,湛天山旧伤复发,不幸病逝于军中。临终之际,湛天山将“虎豹骑”与“无当飞军”这两支军队的兵符,留给了自己的义子萧弈。

并且,湛天山嘱咐太子萧礼道,这两枚兵符,暂时先由他保管。等将来萧弈执掌千军之时,再将这两枚兵符,亲自赐予给他,让萧弈正式接手这两支强军。

因此,直至武定帝在位初期,萧弈第一次亲率大军,北上出塞,征讨青勒之时,他才真正执掌了“虎豹骑”与“无当飞军”。

从此之后,这支将近一万人左右的虎豹骑,便成为了摄政王萧弈麾下的一支彪悍铁骑,成为了历次大战中的铁骑主力。

其次,五千人左右的步兵锐士,则分成了三大铁甲兵群,汇成了一个矩形大阵。

两千“玄武游弩手”,配备清一色的二十石以上的“震天弩”;一千玄甲亲卫,手持特制的铁杆长槊,外加一柄精铁军刀。

最后,另外,两千余名主战步卒,人手一口重量达十余斤左右,削铁如泥的宽刃大刀,一张硬木包裹铁皮的三尺盾牌。

一手大刀,一手铁盾。

天下,何人可挡?

总的来说,这五千人的秦军锐士,都是从虎胆营、陷阵营、虎贲营、弓弩营等军中主营,精心挑选出的骁勇善战,以一当十的步战猛士,人人皆是百战锐卒。

这些步战猛士,总计五千余人上下,几乎是集结了大秦军队中全部的步军精锐。

数千秦军步骑精锐,整齐威严,陈兵列阵,于演武场峡谷外围四周,横开大军。

三千余名虎豹骑精锐,无论是骑士还是战马,悉数披戴玄色墨黑的铁铠、面具。

五千步兵锐士,他们手中的盾牌大刀和强弩长槊,仿佛一道冰冷的天然铁壁,阴森闪动,奇迹般挡在了演武场中。

八千将士,刀枪甲胄,耀目冲天,大有一种气壮山河,席卷万里的霸道气势。

一时间,旌旗飘扬。

刀剑,寒光闪烁。

数千大秦将士,不动如山,静静地屹立于山风之中。一张又一张坚硬、黝黑的面孔,没有发出一丝杂乱、多余的声音。

同一时刻,演武场东面的那座不高不低的山坡上,高大的点将台,巍巍矗立,岿然不动,似乎已然经受了一夜风雨。

这座矗立于东面山坡的点将台,似乎是在居高临下,以一种凌驾万物,睥睨众生的气势,俯瞰着演武场中的数千将士。

点将台上,大秦摄政王萧弈,一身戎装,玄甲黑袍,站在高台之上,傲然屹立。

立于点将台上,萧弈身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江山赋》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

放弃 立即下载
书页 目录
阅读推荐: 宿命之环 帝国之刃 今天开始当城主 诸天窃贼 长生修仙:我能用族人的气血加点 大奥术师她今天赚钱了吗 这本小说很健康 我在星际炼丹封神 人道大圣 斗破:家祖玄帝萧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