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现代言情 > 江山赋 > 第13章 议和
下载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13章 议和(4/8)

目录
好书推荐:

“陛下,臣有一策,或可令北秦退兵。”

“卿乃国家重臣,身居兰台,若有良策,能退秦军,还请速速道来,为朕分忧啊。”马顼看向张光遥,语气焦急地问道。

“陛下,眼下形势,北秦占尽上风,我大赵已无胜算。因而,不战是死,战亦是死。故依臣之见,秦军大举围城,万不可与之一战。为今之计,唯有与北秦议和,乞求退兵,方为保全国祚之上策。”

议和?

满朝大臣争论了半天,无论是主张死守,建议迁都,还是力主归降秦军,居然没有一个人,想到议和、称藩这一途径。

“陛下可修一国书,遣使臣前往秦军大营,面见北秦摄政王萧弈,承诺我朝愿向北秦称臣,奉秦正朔,许以割地、纳贡,以此,或可换取北秦退兵,国祚绵延。”

称臣、割地、纳贡,这些议和条件,比起归降北秦来,似乎还要丧权辱国。可是没有办法,这或许是目前唯一的良策。

经过一番纠结的沉思,马顼面容极其痛苦,还是开口,艰难地望向张光遥,道。

“现在,也只能如此了。爱卿既然力主议和,可否不辞辛劳,替朕去走一趟,出使秦营,说服北秦退兵,促成议和?”

“为了陛下,为了大赵天下,臣欣然往之。”张光遥挺立执笏,郑重施了一礼。

“好,江山安危,社稷存亡,朕便都托付于爱卿一人了。爱卿,你多多保重吧。”

“是,请陛下放心,微臣定然不辱使命。”

就这样,此次的东赵早朝,匆匆开始,又匆匆结束,在一片长吁短叹中,虎头蛇尾,画上了一个不甚完美的句号。

此次早朝,东赵君臣一致决定,派遣银青光禄大夫张光遥,作为东赵特使,出使秦军大营,面见大秦摄政王萧弈,缔结国书,与大秦商谈议和、休战之事。

……

数日后,这场连绵不绝的滂沱大雨,终于停歇了下来,日上半山,霞光普照。

一场暴雨过后,空气当中,全部夹杂着青草的幽香,还有一股淡淡的泥土气息。

雨后的潮湿,浸润了天地间的一切生灵。

这时,中山城外的十里之地,气势恢宏,延绵二百余里的秦军大营,与中山城的外城城郭,接壤相连,场面甚为壮观。

站在中山城的内城城头,顺着外城城墙,远远向外望去,望向远处的千里之遥。

只见,庞大的秦军营垒,犹如一道黑色的城堡,笔直威严,矗立在平原旷野之上,分外壮阔威严,恍若一面天然屏障。

这座巨大的黑色城堡里面,全部是黑色旌旗、黑衣玄甲,整整二十万秦国大军!

忽然,遥闻秦军营寨内外,鼓声大作,号角连天。阵阵凌厉之声,穿破云霄。

军营之中,旌旗飞舞,一彪军马铁蹄,犹如熊熊烈焰一般,席卷驰过,穿过重重营寨,环绕于大营之中,布阵散开。

片刻之间,那面“银龙王旗”,高高擎起,赫然醒目。一个斗大的“萧”字,在日光的照耀下,映入全营军将的眼帘之中。

蓦然间,一声低沉、雄浑的号角,响彻方圆二百余里的大军营寨,回荡不息。

此刻,大地中央,隐隐传来了冲天震动。

在明媚阳光的普照下,营寨中央的校场四周,无数道滚滚烟尘,弥漫升腾而起。

军校场的四下里,一列列兵马锐士,重甲列阵,依序前行。顿时,大秦锐士的铁靴之声,整齐划一,声音撼动高台。

紧接着,一名传令兵士,舞动手中令旗。

而后,一队玄甲铁骑、白马轻骑、“铁鹞子”战骑,率先策马奔入校场,纵横驰骋,进退有度,分成数支纵队。

随着将校手中的令旗,数千大秦铁骑,有条不紊,演练九宫阵型,引兵操练。

随即,虎胆营、登城营、陷阵营、骠骑营……,每一主营的上千精锐劲卒,各由一名将校统带,排阵操练,互相进行着结阵对抗,训练极其精熟,号令一致。

这个时候,整座秦军大营的校场上,数万将士,高举刀枪戟戈,发出震天动地的呐喊,令人心弦激荡,耳畔嗡嗡作响。

这,即大秦三军、铁血之师的无敌气势!

与此同时,宽敞的中军大帐,庄严肃穆,威势赫赫。军旅戎马杀气,一览无遗。

这里,便是大秦摄政王萧弈坐镇三军之所。

作为大秦军队的三军统帅,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掌握着生杀大权的摄政王。

今日,萧弈一身玄色战衣,双肩之上,罩着一领黑锦金丝斗篷,潇洒飘逸,不失刚毅勇决,极具一代儒将的风采。

一张足足有两人身高的木板大图,高高悬挂。图题上面,赫然印刻着四个大字。

——“中山瓮城”。

这张大图,上面详细绘制着中山内城各个城门的具体位置,以及内城之中的许多街巷、市坊,包括东赵皇宫的分布。

另外,在这张大图之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江山赋》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

放弃 立即下载
书页 目录
阅读推荐: 宿命之环 帝国之刃 今天开始当城主 诸天窃贼 长生修仙:我能用族人的气血加点 大奥术师她今天赚钱了吗 这本小说很健康 我在星际炼丹封神 人道大圣 斗破:家祖玄帝萧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