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17章 叶老汉拒当征粮官(1/2)
天生引导着一小队日本兵在土岗上周旋,这边郑满囤带着惠兰两姐妹也急急忙忙往家里赶。这几天事事都不顺,好不容易把两个女人接回来了,日本人却又来了,这么危险的情况容不得他再三考虑。他要赶快把两个女人送回家,还要赶快回来接儿子,说不定还要和儿子一起与这些日本兵战一场。目前儿子一个人和十多个鬼子兵周旋,那肯定凶多吉少。
所以,尽管郑满囤把马打得飞跑,几个人却不吭一声,叶惠兰隐隐约约还哭声出来。其实,她也是在后悔,后悔自己的任性。如果自己不去走娘家,哪会有被绑架这种事。她不会被绑架,家里人也就不会到这里来。儿子更不会到这里来,当然也不会遇到这些该死的日本兵。
可是,现在后悔,有什么用呢。
尽管郑满囤对儿子放心不下,可是郑天生却没怎么放在心上。他和鬼子周旋时并不着急,他看到秦钢也和鬼子周旋,吸引走不少日本兵,心中轻松大半。尤其是当他看到岗下骑摩托的日本兵都追秦钢去了,后边爹娘他们也下岗回家了,心中更加轻松。爹娘走了,他就不用操心了,他年轻灵活,手脚麻利,在自己家乡的土地上甩开几个日本兵并不是难事。当然,他也知道自己并不能把这些日本兵完全打死,自己能保住小命就已经不错了。于是,他就在打了两枪之后,甩开步子,向前猛跑起来。日本兵人生地疏,又不习惯在树林里穿插,很快就被甩开,搜索了一阵,什么也没见到,只得返回,寻找他们的部队去了。
天生本想也回家去,走了一段路,忽然想起,自己刚才曾打住过一个士兵的腿,不知他们把他弄走没有,如果没有,他肯定还在那个地方,那杆枪肯定也在。于是他重新返回,去寻找那个受伤的日本兵。
受伤的日本兵已经不见了,他应该是被骑摩托车的日本兵救走的,但是被秦钢打死的日本兵倒是还在,他斜靠在一棵树上,张着嘴,嘴里爬满了苍蝇,他的手里也没有了枪,应该也是被日本人拿走了。
天生没有收获,只得一路小跑向家里跑去。
日本兵果然到叶家坪去了。
自从在郑家庄等几个村子进行抢掠之后,日本人获得了不少战利物资,粮食、猪肉、骡、马、牛、羊等。不能存放又没有军事用途的牲畜一律宰杀,吃不完的便和粮食一起运到师团总部,或调配到其它城区军事前沿。虽说损失了几个人,比起这些战利物资,还是收获大于损失,于是又一次布署军事抢掠。依然是那位骑大洋马的日本军官率领。这是一个日军少尉,手下有三个小队。他们进村后,首先就是抢粮食,抢牲畜,奸淫妇女。已入麦收季节,日本兵知道这正是不劳而获的大好时机,所以前有摩托开路,后有汽车运输,浩浩荡荡,杀气腾腾。这个日军少尉生得头大脚短,膀大腰圆,一脸的胡茬子,两只手臂又长又粗。他有一个不错的名字,叫做“矢野一郎”。一次次的抢掠成功,使矢野一郎战果辉煌,得到了少佐佐滕智夫的连续嘉奖。于是他决定扩大战果,把郑家庄方圆几十里有名的大村子都划在抢掠范围之内。
矢野一郎带着士兵,杀气腾腾地奔叶家坪来了。这次他没有骑马,而是坐在一辆汽车上,前边几辆摩托车开路,后面是几辆军车,车上坐满了日本兵。如果遇到伏击,摩托车队和汽车上的日本兵可互相支持,遥相呼应,汽车上的日本兵能够迅速到位,在最短的时间内展开反击。
叶家坪在这十几个村子的偏北部。由于临近官道,被日本鬼子重新定为临时据点,把芦张村的那个据点也合并到了这里。由于有郑家庄和芦张村的前车之鉴,方圆几十里之内的村庄都大为恐慌,家家封门闭户,村村坚壁清野。大姑娘、小媳妇和青壮年男人大都逃离了家乡,剩下的都是些老弱病残。日本兵到后,除了一些老头老太太,什么也没有,竟是一个个空瘪的村落。矢野一郎大为光火,下令烧毁了许多房屋,又下令士兵在各家各户掘地三尺,寻找粮食。有的被挖了出来,大部分仍是一无所获。矢野一郎对着几个曹长一顿臭骂,曹长们又对手下士兵们一顿臭骂,耳刮子甩得“啪啪”响。为了与村民更好地沟通,麻痹村民,矢野一郎叫过来一名翻译官,就是天生在县城认识的那个胡中信。在村头的麦场上,翻译官胡中信戴着金丝眼睛,腆着肚子,满面笑容地说:
“乡亲们哪,”怕乡亲们不信,又走近过去,说,“乡亲们哪,我胡中信这次来,是奉了皇军的命令,与大家交朋友的,大家不要害怕,皇军的粮食正在向这里运来,过不了多久就会到达,到时候每家每户都能分到很多的大米白面,现在皇军暂时缺粮,希望乡亲们先把自己的粮食贡献出来,皇军可是大大的有赏呀。”
一群老头老太哆嗦着说:“哪里有粮食呀,俺们家早没有啦。”
胡中信瞅中了叶家坪大户叶老爷叶富生,满面笑容地走过去,客气地说:“叶老爷,你是方圆几十里有名的大户人家,要说你家没有粮食,是怎么也说不过去的,你说是吗?”
叶老爷板着脸,说:“粮食以前有,现在没有了。”
胡中信问:“为什么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乱世,天生有反骨》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