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24章 花开富贵(1/2)
转眼间又过去了一个多月,离吴教授到访的日子也越来越近了。
这天,陈思顺一早就出现在了院子当中,开始了一天的忙活。
昨晚刚下过雨,常老家的院子还是黄土的,思顺从库房把绷坯布的架子、装防染剂的陶盆、放坯布的架子一趟一趟地拿出来,院子中倒是被踩出了一条泥泞的小道。
思顺刮了刮鞋底的黄泥,心中想到,过几天得给常老家里稍微休整一下,起码用水泥把院子平一平,再把几间屋外头贴上水泥和瓷砖,这样做也花不了太多功夫,但干净和方便上肯定会好很多。
老人家对自己这么好,哪里是对待徒弟简直是当儿子来对待了,既然这样,自己也得投桃报李,有个儿子的样子不是?
东西终于收拾齐整,陈思顺先是感觉了一下空气的湿度,又摸了摸坯布湿润的程度,然后在心中默默演算几遍,感觉无误之后,方才拿出了一杆小小的称,从身旁的三个口袋里舀出些粉状的东西称重。
三个口袋里的东西各不相同,淡黄色是黄豆粉,白中透着一点灰色的是石灰粉,另一种白色的面粉则是蒸熟又晒干了的糯米粉。
以前防染剂大都是常老或徐老提前给他配制好的,今天却需要他来自己制作。
一遍搅拌着和了水的粉末,思顺一边想起昨晚吃饭的时候,常老说的话。
“思顺啊,你跟着我还有老徐也学了一个多月,能教你的也教了个七七八八,往后更多靠的是经验和练习,这个急不来。算着日子,老吴也该来了,你不如自己再染一块布,把你这段时间学的东西都用上,等老吴来了也好叫他知道知道你学得咋样。”
麻利地在架子上绷好了坯布,然后拿出一张黄褐色的花版小心翼翼地覆盖在了上面。
这块花版是徐老昨晚给思顺的,是一块正经的一品版,对于如今的思顺来说难度不小,但也正适合他展示一下所学。
铺好花版,思顺逐寸逐寸地细细观察面前的图案。在刮浆之前,他要将整幅图印在心里,对难点和挑战提前有个心理准备,做到成竹在胸。
这块版叫“花开富贵”,是中国传统吉祥图案之一,这里的花一般是指被称为花中之王的牡丹,北宋周敦颐在《爱莲说》中就有提到“牡丹,花之富贵者也”,代表了人们对美满幸福生活、以及富有和高贵的向往。
整个花版一米二见方,视觉重心在右下角,七八朵雍容华贵的牡丹花铺散开来,贵气逼人,花瓣与叶片雕刻得纤毫毕现,花版上作为花瓣之间的间隔和叶片的叶脉的部分都是细如发丝的纸版,其纤薄的程度用夸张点的话说,稍大点的风都能给吹断了!
如此也可以想见等会儿在刮浆的时候,得有多么困难了。
不过,最难的地方还不是这里!
画面的左上角,稀稀落落地飞舞着几只蝴蝶,比半个巴掌大不了多少的翅膀上却有着繁复的纹路,或点或线、或条或片,在把这几只蝴蝶装扮得栩栩如生的同时,也为这幅花版带来了最大的难点。
来来回回看了不下五遍,陈思顺方才长长地出了一口气,摇了摇头甩去所有杂念,伸手拿起刮板,开始了这次的创作。
麻利地舀起一坨防染剂,倾倒在了花版上,陈思顺旋即挺腰挥臂,刮板抖出了一溜幻影,将防染剂迅速摊开。
思顺这次是从右上角开始,这里只有一朵牡丹和几片叶子,相对较为简单,正适合作为热身,让自己慢慢进入状态。
一开始创作,陈思顺的心就完全沉浸在了面前并不算太大的一方坯布上,完全隔绝了外界的信息,因此他并没有发现,堂屋门口有两个苍老的身影,对着他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两个老人家经过这一个月以来和陈思顺的相处,现在是打心眼里喜欢这个小伙子。他不仅虚心好学,尊师重道,而且脑筋灵活,善于思考,最最最重要的,是他的勤奋。
勤奋的人,两个老人家不是没见过,当初在染坊,很多学徒做的也都是二五更的工,但那是为生活所迫,不卖力干活,饿死的可能都有。而陈思顺可是一个有着远大前途的研究生,竟然孤身跑到乡下,跟着自己这两个老头子,起早贪黑地学手艺。
这说明了什么?说明了这个小伙子是实打实地喜欢蓝印花布这门手艺,也是真心想把这个事业给做成!
此时的陈思顺却没心思想这些,他的所有精力全部集中在手中的活计上,手中的刮板、眼前的这幅坯布、旁边装防染剂的陶盆、再加上他自己,在这个小小的院落中,自成一片天地。
毫无阻滞地刮完了右上角,陈思顺又把眼光放在了右下角,也就是五六朵硕大的牡丹花簇拥在一起的部分。
这一部分的花版,丝丝缕缕细如发丝,乱中有序地纠缠在一起,凭着陈思顺以前的手艺,是无论如何也无法完成的,甚至稍有不慎都会毁了这块精致的花版。
不过,自从那天徐老传授了他“疾、柔、颤、旋”四字诀之后,他坚持不懈地苦练了一个多月,“颤、旋”二诀倒还略显生疏,但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大国名匠》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