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仙侠 > 从昆阳陨石开始 > 第十六章 秦砖汉瓦
下载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十六章 秦砖汉瓦(1/2)

目录
好书推荐:

自楚国之时,宛城就以冶铸之术,闻名于天下。

到了本朝,天下一百零三郡,十成里起码有一成的郡县,使用着宛城出产的铁器。

如此大量铁料的冶炼,所需的燃料仅仅只靠木炭是不可能,就算将宛城周边的树木全部砍伐,用于烧炭,也不足以供应冶铁所需。

自先秦开始,就已被用于煮饭取暖的石炭,虽然一直被人诟病,会生毒气致死。

但用于冶铁,石炭的好处在于,燃烧的火力比木炭更胜一筹,大大提高了产铁效率,同时还能提高产铁品质。

挖掘出的大量石炭,仅仅是粉碎后制为饼状,就直接被用于冶炼。

自武帝开始,就在南阳郡设置了铁官。

即使在先前汉军围城之时,宛城铁坊仍然保证了守军的军械供应。

在顾易想来,城中铁坊肯定存放着大量石炭,才能在此期间,保证源源不断的铁器产出。

由于宛城铁官在汉军围城之前,就已离城而逃走。

顾易想要城内存放的石炭,只要找到铁坊就行,最佳线索当然是指向前工官谢仲。

毕竟工官与铁官作为郡城同僚,双方事务又多有交集之处,肯定清楚各自辖下作坊的位置。

不出所料,从谢仲口中,顾易得知宛城铁坊就在城中东北角。

当谢仲自告奋勇的前往查看铁坊现状之时,顾易只在心中暗念,铁坊中的石炭,最好没有被攻城时的火弹波及。

否则自己又要花费时间另寻燃料,造纸试验的进程,不知道会被拖迟多久。

还好谢仲很快传回了消息,铁坊之中当初只是落下了几颗石弹,坊中匠人早已逃散,石炭还剩许多。

原料蒸煮的燃料齐备后,磨坊周围的屋舍之中,一座座赶制的多眼灶台,开始陆续点火。

这些已经过初步处理的原料还需加入石灰水,反复蒸煮,去除其中杂质,完成脱胶,使得原料中的纤维分散。

这是造纸的第二个环节,顾易将其中操作的细节关键,详细交代给赵盘。

从打造配重式投石机开始,到如今的造纸计划,顾易在此期间给予指导的内容,赵盘至今仍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少年只恨自己天资驽钝,不得师门真意。

顾易也不愿揭破其中真相:

一个汉代少年,想弄明白这些内容背后的真实原理,赵盘欠缺的不是天资,而是九年义务教育。

顾易此举除了是在给自己培养一个合格助手,以便摆脱繁多的日常事务外,也是在未雨绸缪。

赵盘作为顾易身边的关键人物,外人眼中的大匠弟子,顾易特意为少年定制了一份人身意外保险。

一旦将来局势有变,有人打算对赵盘下手,也会考虑到少年掌握的技术价值,而留下几分余地,不会直接将其至于死地。

对于一直厚颜跟在自己身边的谢仲,由于此人还有可用之处,顾易也就没有刻意对其隐瞒造纸的大致流程。

毕竟造纸之事,在实际操作流程中的参与者众多,人多口杂之下,根本不可能做到完全保密。

其中在于细节,没有顾易根据记忆中的成熟技术,给予的详细指点。

就算是有人将各个环节的操作匠人尽数收买,想要顺利造出新纸,也只能反复尝试。

所需耗费的时间以及人力物力,足以劝退那些企图投机取巧之辈。

留下赵盘在磨坊监工,看着日头还高,沿着磨坊边上这条连通着护城河的水渠,顾易打算去一趟城头。

既然正主都走了,谢仲也不愿继续留在这里忍受烟熏火燎,当即跟在了后面。

说起来,自打入城后,顾易还没有贴近观察过,自己打造的投石机给宛城城墙造成的损害。

从古至今,验证军械杀伤效果的最佳途径就是实战。

在顾易看来,自己说不定能通过城墙受损的状况,给配重式投石机的改进方向带来点灵感。

等顾易到了城墙下方,只见马道之上,一筐筐三合土正被民夫们运上城头,城头也传来阵阵打夯的声音。

汉军已经开始组织民夫,着手修复城墙了。

虽然短期内宛城没有外敌的威胁,但是破破烂烂的城墙,终归是不适合迎接皇帝。

这关系到大汉朝廷的颜面问题,足以引起汉军高层的重视。

看来离皇帝陛下到达宛城的日子不远了,军中诸将也是期盼已久了。

毕竟这次宛城之战的军功赏赐,还需要皇帝陛下的最终认定。

当顾易登上城头,只见城墙顶部损伤之处,正在被层层夯土填补,伴随着一次次的砸击,逐渐变得紧密如石。

先前攻城之时,汉军所投石弹造成的损伤,更多出现在城墙的附属设施上,如城楼、垛口,马面,城堞等。

其实对城墙本体,并没有造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从昆阳陨石开始》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

放弃 立即下载
书页 目录
阅读推荐: 宿命之环 帝国之刃 今天开始当城主 诸天窃贼 长生修仙:我能用族人的气血加点 大奥术师她今天赚钱了吗 这本小说很健康 我在星际炼丹封神 人道大圣 斗破:家祖玄帝萧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