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仙侠 > 从昆阳陨石开始 > 第十四章 造纸为何
下载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十四章 造纸为何(1/2)

目录
好书推荐:

挤进人群后,吕十八发现告示的内容是一道最新的官方征购条令,却与先前宛城守军的强征不同,告示中明文给出了收购价。

吕十八知道按汉律规定,有些行业的原料产品都是属于官府专营,不许民间私下交易的。

最有名的当属盐铁这两项关系国计民生的东西,还有诸如牛皮牛角等原料,也只能由官府收购。

但是这张告示上的收购内容,却让多年行商的吕十八大开眼界,其中包括:树皮、麻头、破布、破渔网等。

难怪围观的民众议论纷纷,官府愿意掏出大把五铢,来收购这些在常人眼里无甚价值的腌臜之物。

这种近乎直接派送五铢的做法,实在是与官府昔日的和买行为大相径庭,但告示末尾那朱红的大司徒印,却不是作假。

吕十八觉得事有反常必为妖,汉军刚入主宛城不久,就出了这么一道奇怪的告示。

若是为了收买宛城民心,为什么不直接送钱或者开仓放粮,而是通过这种收购腌臜之物的方式,将其变成交易。

吕十八感觉这对自己来说是一个难得的机会。

既然告示上有着明文标价,趁着消息还没有传开,其他人还对新入宛城的汉军抱有怀疑之时。

自己抢先下手,低价收购一批告示上列出的废料,转手就能赚上一笔。

而且这是官方收购,就连以往在宛市交易,所需缴纳的市税都可以省下了。

摸了摸怀里的金饼,吕十八决定先去换成五铢,收购这些废料可用不上金饼。

这张收购告示,当然是在顾易的请求下,由刘演下令颁布的,不仅是在城内,就连宛城周边的乡村,也派了专人前往宣读。

毕竟识字之人在如今可是极少数,仅仅将告示张贴,而无人宣读,绝大多数民众能获知告示内容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刘演对于顾易收购这些废料的目的很好奇,顾易也没打算隐瞒,毕竟相关产品出来后,还要借助这位大司徒,进行大力推广。

“大司徒可知昔时齐地方士李少翁?”顾易问道。

“若非吾少时游学长安,曾见太史公所书,未必知晓其人异事。”

“此僚以方术做李夫人之形,自此得宠于武帝。后因牛腹伪书之事被诛。”刘演笑道。

“昔日李少翁剪纸为李夫人之形,以灯烛照现其影,所用就是此物。”

顾易拿出了两张巴掌大小的东西,一张是丝絮片,一张是麻片。

这两样东西是顾易从宛城工署的仓储中,找到相关材料后,特地制作出来的,参考对象就是后世考古出土的纸张原始雏形:西汉丝絮纸和麻纸。

接着顾易表明自己可以在此基础上,造出成本低于丝帛,轻薄超过简牍的新纸。而且书写效果与前者相差无几,所需耗费的就是收购的这些废料。

刘演闻言大惊,躬身道:“公若能造出此物,实乃天下大幸。”

不要以为刘演是不学无术的武夫,当年他与刘秀兄弟二人,也曾游学于长安。

他深知当世书籍的稀少,主要就是因为承载材质的昂贵和携带不便。

“学富五车”中的“五车”,原义就是用五辆车来装载的竹简书籍,可见其重量。

若是都换作丝帛来书写,就算是朝廷中枢,也承担不起这个成本,否则当年始皇帝批阅文书,也不至于每日使用超过百斤的竹简。

长久以来,丝帛也只是限于书写重大的朝廷令旨,以及关键信函。

昂贵和携带不便,更导致诸多典籍除了朝廷的收藏外,民间典籍几乎都在世家大族掌握之中,外人求阅的门槛极高。

常人想拥有一卷典籍,就算是艰难借得原本后,自己亲手抄写。

承载文字所需的竹简丝帛,其花费之大也不是常人所能承受的。

在刘演看来,若是顾易真的造出了价廉物美,可替代丝帛和简牍的纸张,当世书籍的数量必将因此剧增,此乃天下之幸。

刘演暗思:新纸若能以吾之名义推行天下,或能收天下寒士之心,将来未必不能与那懦弱小儿分庭抗礼。

其实顾易拿出造纸术的真实目的,是在为以后的广开民智,做一个前期准备。

廉价纸张的出现,将对当今世家大族把控的知识获取渠道,产生极大威胁,动摇其掌控朝廷官僚体系的根基。

毕竟文字读写是进入官僚体系的基本要求,单凭这一条,就足以将不识字的平民们拦在门外。

只要官职候选的全是世家子,无论选谁,终归是在大族把控之中。

刘演单凭自己展望到的种种好处,就已决定对顾易的这次计划,给予全力支持。

告示张贴后的数日间,被顾易安排负责物料验收的赵盘,在统计收购到的原料时,就发现不同原料之间的数量差异极大。

而且其中大部分是由贾人提供的,而非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从昆阳陨石开始》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

放弃 立即下载
书页 目录
阅读推荐: 宿命之环 帝国之刃 今天开始当城主 诸天窃贼 长生修仙:我能用族人的气血加点 大奥术师她今天赚钱了吗 这本小说很健康 我在星际炼丹封神 人道大圣 斗破:家祖玄帝萧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