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十八 御史谏官齐逼宫(1/2)
“陛下,喜事,大喜事,京都竟有两人同时入六品。”
赵顼正静候李树入宫之时,忽听侍官来报,不由得喜出望外,豁然起身:“王相拟旨,赏六品武夫正二品官身,赐千锻神兵一把、皇室心法一部、太祖长拳上卷、脱胎丹、换骨丹各三颗、九万里鲲鹏上卷。”
众所周知,皇室从不亏待天下武夫。
是以,天下武夫无不以皇室马首是瞻。
毕竟,皇室重文轻武早已有之。
天下武夫既能得皇室封赏,也不用任职做事,只要见着皇帝,口呼万岁万岁万万岁,何乐而不为?
可若不见皇帝,不也就不用口呼万岁?
皇室何尝不知天下武夫的心思。
不过,他们也从不在乎。
只要,武夫不光明正大以武犯禁,皇室从来不管。
二者,相安无事。
因此,大宋朝堂有朝堂的鼎盛。
大宋江湖有江湖的传说。
这才多有马大副之流,既能入朝堂为冠,名扬天下;也能做江湖游侠,潇洒四海。
王介甫拟旨之时,见赵顼犹豫不决,便问道:“您可是在为武夫意志拿不定主意?”
赵顼:“六品武夫,已能显化武道意志,也不知他二人是何意志?”
王介甫笑道:“何不让微臣亲自去请他二位前来面圣?”
汴京之中,王介甫不仅是文坛巨匠,更是武道第一。
赵顼欣喜若狂:“有劳爱卿辛苦一趟。”
此时,王介甫已拟完旨,只等陛下盖上玉玺。
“爱卿此行,务必要请方卿入宫,朕迫不及待要见他。”
王介甫躬身领命。
“对了,爱卿将王元素也带入宫来,朕要亲自封赏。”
王介甫笑着退下。
……
“太后,您急召我等老臣来,有何要事?”
高太后面露不悦,看着眼前个御史、谏官,其实心中多有不快,但涉及大宋基业,却不得不仰仗这些只会指手画脚的老家伙。
于是,高太后直抒胸臆:“诸位爱卿乃我大宋股肱之臣,自当以保大宋基业为己任。”
众老臣齐呼,太后高见。
他们自诩不止以保大宋基业为主,更以青史留名,直言进谏陛下为荣。
只要皇帝敢违背祖宗法制,不管是对还是错,他们都要去进谏。
皇帝越是大发雷霆,他们越是兴奋,越是志得意满。
毕竟,自古忠言多逆耳。
“诸位爱卿,陛下受外道武夫蛊惑,又重提变法,大肆宠幸妖人,实乃我大宋之不幸。”
涉及变法,一群老臣你望着我,我望着你,不敢回话。
敢回话的那些人要么在天牢候审,要么告老还乡,要么坟头草三尺高。
高太后怒其不争,暗骂一群负心郎,嘴上却说:“诸位爱卿大可放心,哀家必保诸位。”
一群老臣顿时口若悬河,畅所欲言。
“太后言之有理,老臣必死谏。”
“陛下糊涂,听信谗言,使民不聊生啊。”
“老臣将死之身,若能唤醒陛下,死何惧哉?”
“若陛下不同意太后主见,老臣头撞金龙柱,以表决心。”
此话一出,无不将目光汇聚在他的身上。
“范司谏,我等愿唯你马首是瞻。”
“范大人,高忠。”
“景仁,你不愧是我的好学生啊。”
姓范,名景仁的谏官有些懵圈。
他曾于宝元元年举进士第一。
后知谏院,以直言敢谏闻名。
他生平不信佛事。
尝请立太子,面陈恳切,至泣下。前后上章十九次,待命百余日,须发为白。
所以,他有些累了。
“一群老狐狸,又推我上台。”
当初,王介甫变法之初,也是他弹劾青苗法扰民,直言变法是残民之术。
所以,债多了不愁,大抵上就是说他。
此时,有宫装女子走近太后,俯身细语。
一群老臣见宫装女子,竟不由得心生涟漪,欲火焚身,但一想到身处太后寝宫,连忙压制心中杂念,不敢妄动嗔念,不敢再看宫装女子。
太后不曾察觉群臣异样,只当他们的红脸是激动所致。
“众爱卿,随我去陛下寝宫,与哀家共谏,保大宋基业。”
“杀外道武夫方仲永。”
一群老臣低着头,口呼保大宋基业,杀方仲永。
可脑子里却满是宫装女子的曼妙身姿,与她的涟漪画面,挥之不去。
……
“方公子,王相请您回府。”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太极任意门》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