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一卷 重识三国 第5章 被安排好下一步的李冰(1/2)
南阳,新野县,北城门内,一位年轻的士子正等候在路旁。28lu.org
士子名叫李冰,字公清,经过细胞的新陈代谢,一天以前一位叫李彬的灵魂入驻了进来,成为了这具身体的主人。
李同学此时在等的人是他的至交好友,名叫来讷,两人约好今天将会一同出发,前往洛阳游学。
游学的事,实际上是由来讷定下来的,因为李冰出身寒门,虽有渴望外出求学的心,奈何囊中羞涩,并没有支撑理想的财力。
这也是李同学刚穿越的时候最为吐槽的一点,没想到好不容易来到熟悉的汉末三国,结果跟前世一样还是个穷学生,而熟知这段历史的李冰非常清楚自己这个身份想要出人头地是何等艰难。
说到这个历史时空,李冰一开始的时候还有些不太敢确认。
来讷之所以提出在今年去洛阳游学,一方面是因为他年后刚行完冠礼,可以独自外出见见世面,另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来讷的父亲来艳今年被朝廷征辟,成为了尊贵的三公之一:司空。
而李冰前世的记忆中对来艳这个司空是着实没有任何印象。
不仅如此,李冰、来讷这两个名字他也没有任何印象,唯一有点印象的是来讷的弟弟来敏,但李冰不知道来敏前世时空中究竟是文是武,做过什么官。所以他不敢肯定来敏到底是前世的记忆还是这具身体本有的熟悉。
来讷来敏这两个名字只让李冰想起了“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这句话,显然是他们的长辈希望他们谨言慎行、多干实事,似乎后世太祖也曾依着这句话给自己的两个女儿取了这两个名。
帮他确定这个时空的,是越来越多熟悉的人名和事件涌入了大脑,诸如党锢之祸、袁本初服丧六年、曹孟德五色棒杖毙蹇图等等。
刚穿过来的时候,李冰也想过自己是不是要未雨绸缪,做点什么规划。
不过这具身体的上任主人既然已经给他订好了洛阳游学的计划,那李冰也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
现在想想,李冰还真得庆幸自己有来讷这样一位好友,来讷出身的南阳来氏,其先祖来歙是跟随刘秀创建东汉王朝的开国重臣,来氏也因此成了当今顶级勋贵豪门之一,所以来艳才能够坐上三公之位。
来讷本人没有一般世家子弟的傲气,他与李冰曾共同在南阳大儒宋意门下求学,算是同窗。
来讷除了跟世家子弟交往外,并不排斥寒门子弟,而李冰又是这些寒门学子中的佼佼者,常有独特见解,能令来讷豁然开朗。因此来讷是真心佩服李冰,将其引为知交好友。
而李冰对于这位出身名门的来氏嫡长子,能与自己折节下交,丝毫不做作,内心也是十分感激的。一来二去,两人情谊愈加深厚。
对现在的李冰来说,他既承受了前任的这份人情关系,却不得不带着一些功利心来看待这份友谊了。
这个时代的寒士要想出人头地,主要有两种途径:最好的路径当然是被一郡太守举为孝廉,名正言顺地踏入仕途,甚至可以直接做个一县之长。
第二便是被公卿、太守、刺史等一众高官征辟为属官了。而这两种路径其实都绕不开一个事实——首先得上面有个大佬愿意提拔你。
先说这汉代最常见最正规的入仕途径,举孝廉。
东汉自汉和帝以后,内地郡国每二十万人可举孝廉一人,边郡每十万人可举孝廉一人。所以每年各郡的孝廉名额与人口数量相关。
南阳郡是东汉王朝数一数二的人口大郡,法定人口超过二百四十万人。
所谓的法定人口,不包含那些隐居在山野、没有被汉王朝纳入户籍编制的人,也不包含那些投靠豪强大族的附庸奴仆,说白了就是纳税的时候才会统计到的人口,同时也是举荐孝廉的人口依据。
按照每二十万人可举孝廉一人的规定,南阳郡每年可举的孝廉多达十二人。从这个人数上来说,天下郡国中能与南阳比肩的也只有汝南郡了。
但这看似很多的名额,在南阳却是远远不够分的。
通常每个郡举孝廉的名额都是由太守和当地世家间进行协商议定的。
虽说东汉的三互法规定了本地人不能做本郡太守,但太守们往往也都出自各地的世家,自然要遵循世家间的潜规则。
所以每年的名额首先是要留给当地世家来分的,只有在当地世家数量较少,年轻一代俊杰都已经分完的情况下,才会考虑给到那些依附于世家的寒士们。
可南阳这地方不比别地,作为光武帝龙兴之处,跟随刘秀起家的人最后基本都封了侯,相当多的世家也就扎堆诞生在了南阳。
一般的郡国或许不过就两三个大家族可以称之为郡国望族的存在,甚至有些边远郡国连一个像样点的累世两千石的家族都没有。
但是南阳三十七城,几乎每一个县都能找到一郡右姓,天下闻名的世家出来。
别的不说,单就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回到三国的三个人》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