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幻 > 礼仪之师:中国人民解放军三军仪仗队成立 > 二、艰苦训练
下载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二、艰苦训练(2/4)

目录
好书推荐:

候中,仪仗司礼雷打不动。

所有仪仗队员都保持着一致的美观军姿。

然而,这过硬的军姿,仪仗队官兵却要付出常人难以想象的代价。

军姿是军人最基本的姿态。于是,军姿就成了军人们必修的课目。仪仗队对队员们军姿的要求是近乎苛刻的。

优美的站姿是动态美的起点和基础。

仪仗队具有自己的训练项目,他们要求每一位仪仗兵站姿挺拔、自然、神采奕奕;两脚立稳、有力;提臀收腹,挺胸梗颈;两臂自然垂下,上下成为一条线,充分地展示人体美。

人在观察、评价一个人的气质时,往往是“由表入里”,透过对方的目光、神情,才能洞察到内在的气质。

常言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神情是感情的外露”,仪仗兵不仅要气质良好,还要给人以美的感受。

外貌英俊,举止端庄,性格果敢,身体魁梧,行动雄健等这些要求,对仪仗兵来说,不经受一番刻苦的磨练,是难以达到的

在操场上,仪仗兵们一字排开,骨干们出列纠正体形、军姿。

为了练出过硬的作风,每个仪仗兵都在手指紧贴裤缝线的地方夹一小石子,只有手指始终紧贴裤缝线,石子才不至于掉下来。

在身体各部位中,最富于表情的莫过于面部。在外交礼仪上,面部表情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

尼克松来京,正是仪仗兵“不卑不亢”的眼神,传达了中国政府和人民的态度;

胡志明来华,正是仪仗兵“和颜悦色”的微笑,表达了中国对他的欢迎和爱戴;……

另外,仪仗队对眼神也有独特的要求:30秒钟不眨眼,不流眼泪。班长拿着计时表逐一过关。

仪仗兵们每个人的背后一律插上木制的“十字架”,前后左右都被限制住。

钟表在缓缓地走,10分钟,半个小时,一个小时,两个小时,3个小时。汗水浸湿了军衣,流淌在翻毛皮鞋里,又从皮鞋里溢出来,浸湿了水泥地面。

练头正,颈直。在领子上别上大头针。

练挺胸、挺膝。睡觉一律仰卧,不枕枕头。

一个合格的仪仗队员首先要练好走步功:

每步75厘米,脚掌离地面25厘米,每分钟走出116步,差半步也不行;

走出的队列,必须是横看、纵看、斜看都是一条线。

为了达到“踢腿生风,落地砸坑”的标准,无论是炎热的酷暑盛夏,还是寒冷的三九严冬,他们都要在水泥板操场上一步一步地练,一厘米一厘米地抠,就是在寒风呼啸的冬天,他们的内衣也会被汗水湿透。如此训练,几乎可以用艰苦卓绝来形容!

细心人曾计算过一个仪仗兵每天所走的正步:三年时间加起来,就是一个两万五千里长征啊!

有人还计算过仪仗兵洒下的汗水,他们用一套干军装放进脸盆里浸湿,然后拧成和仪仗兵被汗水湿透的衣服一样的程度,再求出水所减少的份量,如此一算吓了一跳:每个仪仗兵每天洒下的汗加起来,两年就是一吨重啊!

还有人数仪仗兵磨损的皮鞋,一人一年就穿破7双啊!因为常年穿皮鞋训练,80%的人脚上长鸡眼。

副大队长董凯礼教唱了一支歌,它的名字叫“十子歌”:

身子上挺顶帽子,

踢腿慢绑沙袋子。

练军姿贴墙根子,

脚腕无力踢石子。

测量步幅用尺子,

纠正军姿照镜子。

练习摆臂拉绳子,

脚尖上翘压跟子。

腰不当家别棍子,

头型不正别针子。

在仪仗队,无人不知道这首《十子歌》,也无人不按它的要求去做。

穿行在这支仪仗队列里,会看到那一个个如雕的脊梁,眼前会幻化出横亘着我们祖国的脊梁:长城。

汗水、泪水、血水,换来的是祖国的荣誉,民族的尊严,我军的风姿。独特的仪仗队殡葬礼节

1990年10月18日晚,*****新闻联播节目播放了仪仗大队为***元帅送行的情景:

8名仪表堂堂的仪仗兵,身着崭新礼服,臂带黑纱,神情庄重,合着哀乐的缓缓节奏,迈着标准一致的小正步,一个动作,同一时间,将***灵柩放在肩上,送往灵车。

八宝山的殡葬师傅,看着这悲壮的殡葬礼节,情不自禁地说:“真棒,***的殡葬兵!”

仪仗部队承担殡葬任务,在世界司空见惯。

俄罗斯仪仗队除了承担迎送外国贵宾和各国政府代表团的任务外,还参加代表团的无名烈士墓献花圈的仪式和纪念碑、纪念像的剪彩活动。此外,还担任红场列宁墓的护卫任务。

在列宁墓入口两旁值勤的人员,由仪仗队派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礼仪之师:中国人民解放军三军仪仗队成立》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

放弃 立即下载
书页 目录
阅读推荐: 宿命之环 帝国之刃 今天开始当城主 诸天窃贼 长生修仙:我能用族人的气血加点 大奥术师她今天赚钱了吗 这本小说很健康 我在星际炼丹封神 人道大圣 斗破:家祖玄帝萧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