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21章 殡天大礼(1/2)
第二天。
五更过后,早朝结束。
皇宫宣武门大开。
建安城中,大量百姓自发扎成的白色画圈从朱雀大街一直延伸道长安街宣武门。
官道肃清,莽角齐鸣。
建隆帝以国礼送白衣将军!
十里长街,挤满了前来送别白衣将军的百姓。
他们之中,大多数是幽云十六州逃难来京的幸存百姓,不少人见过逆行而上的戴孝军。
皇城之外,跪满百姓。
建隆皇帝魏元泓摆驾出宫,文武百官相随。
望着长街之上尽是一边白色纸扎花海,銮驾之上的魏元泓感慨不已。
乱世之中良将出世,可惜这将才刚冉冉升起,就如彗星般陨落,实在是大武王朝的重大损失。
金帐王庭……
魏元泓站在镇安王府外,面对气派的王爷府邸,他亲自走下辇车。
两侧百姓匍匐在地,高呼: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魏元泓站在王府外,声音低沉:
“立碑,宣召。”
兵部尚书从重臣之中走出,手拿圣旨,声音洪亮: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建隆十年,金帐王庭不宣而战,侵我国土,毁我北凉雄关!白衣将军横空出世,应运而生,将我神兵,扶大厦之将倾,救黎民于水火!斩帝国王将拓跋雄,镇我北疆!”
“然,白衣将军尸骨未存,立碑以思!入大武皇室宗庙!”
“追封将军上柱国,谥号武温侯!”
“惟愿继将军遗志,护我武国……”
随着洪亮的声音传遍全场,几名力士将巨大的石碑立于王府右侧,碑为龙纹,建制极高,其上用金字书写生平。
站在碑前,魏元泓沉声道:
“前,有我北凉十万将士,浴血不降!”
“后,有白衣将军五千戴孝军,视死如归。”
“失此良将,朕夜不能寐,痛心疾首!此仇不报,我大武不足震慑宵小,即日起,我武朝重整军力,日后必血洗金帐王庭,祭我百万大武子民在天之灵!”
“此等英豪,救黎民于水火,救大厦之将倾!如此功勋,朕不及也,封异性王又有何不可?”
“特追封我武温侯为镇安王!”
“朕,恭请镇安王,殡天!”
虽然民间早有传闻,陛下欲追封白衣将军为异性王,但一切毕竟只是传闻,金帐王庭一天没被赶出武朝,庆功大典就一天不会举行。
今日,城内百姓,士人,书生具在。
圣上旨意每三里就有一个太监宣读,整个建安城内,几乎在第一时间,全部悉知这旨意,这足以说明当朝建隆皇帝不吝封赏有功之臣的决心。
白衣将军来历不明,虽有大功在身,但封为上柱国,谥号武温侯已经是弥天大赏。
早朝的时候,建隆帝力排众议敲定白衣将军入皇家宗庙,已经是逾制。
他毕竟凭空出世,没有官身,来历也不明确,虽然力挽狂,澜马革裹尸,但如此丰厚的葬礼已经称得上前无古人。
不想陛下居然,在大典之上当着天下黎民百姓的面,追封白衣将军为镇安王!
用殡天二字!
君无戏言。
从一籍籍无名之辈,直接封赏到王爵高度,把白衣将军推到了前无古人永载史册的地步,这影响不可谓不深远。
如果此时有人跳出来,声称自己是白衣将军之后,岂不是直接继承王爵地位?
都说最是无情帝王家,建隆帝对一个已故将军大封特封,未尝没有做秀之嫌。
但从古至今,又有哪位帝王会如此自我贬低,抬高臣子?
建隆帝之心胸,称得上明君二字!
一群武将此时热血沸腾,激动道无以复加的地步。
他们纷纷走出队列,行五体投地跪拜大礼,高声道:
“陛下圣明,臣等代镇安王,凉王,以及殉国的将士们,谢陛下!”
“愿效镇安王,为我大武肝脑涂地,死而后已!”
随后,丞相等一众百官也连忙上前,同样跪倒高呼:
“臣等代天下黎民百姓,叩谢陛下。”
热血沸腾!
在场之中,不少十六州百姓看的热泪盈眶,高呼万岁!
建安城内。
无数百姓,跟随传令官,齐声呐喊。
“恭请镇安王……”
“殡天!”
“恭请镇安王……”
“殡天!”
这声音如同音波,经数十万百姓口,在整个建安城中回荡。
王府门前,无数百官不可思议地看着三米高的龙纹金碑前站着的建隆皇帝。
殡天二字,普通皇帝不能用。
只有圣人去世,才有资格用此讳称!
建安城内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我真不想当王爷》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