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三月上巳(1/2)
已经是二月二十六,果然接下来的三两天时间里,洛屈氏拘住青黛洛鸣凤两个拿那三匹漳绒练手做头花。
还有四五天时间就是三月三上祀节了,必须赶在前一两天全部都弄好。也就是说三天之内必须完成,这样才有足够的时间让人拿去云阳县城附近贩卖,过了节气就卖不出好价钱。
青黛从洛屈氏那里支了五贯铜钱做为本金,让长贵帮忙跑腿去卖了一堆的东西送回来。
来来回回捣鼓后勾画出各种各样的花样子,也不拘是花儿朵儿,果子叶儿什么的,就是那小金鱼,小蜜蜂,小老虎,小蝴蝶也一网打尽。
青黛画出样稿后绘制打板,因为手上有伤没办法做细致的针线,缝纫方面的工作交给洛屈氏她们,只是负责绘制。
另外又悄悄托长贵出面去给齐家布庄刘掌柜那里,送去各种画好了的样稿跟配料比例,以及一句话。换回来的是两匹烟霞纱以及五十两银子。
显然她还惦记着自己房间的那些窗户该换窗纱了,只不过一匹上等的烟霞纱怎么也得近十两纹银,也实在太昂贵。
如今拿个赚钱的法子去换,两厢得益。
长贵还是跟往回一样装疯卖傻,只说是收了人家跑路费,给了他一贯钱的打赏。不过这次是个老婆子交付给他的,至于其他的,不过是个跑腿帮闲的哪能晓得那么多。甚至连婆子具体是啥模样,也一问三不知。
又把从刘掌柜那里换到的东西用个大麻袋装了,用小推车推到码头上去。把大麻袋端端正正地放到一处最明显的地方,自己推着小推车走了。
引得刘掌柜派去跟踪的两个小伙计眼皮都不敢眨一下下地守着,焦急地等待着,想要有人来取时就悄悄跟踪尾随。
结果……
当然是非常狡猾地让刘掌柜跟小伙计都被耍了,一个时辰过去,终于按耐不住跑去打开麻袋时,前发现里面就是些破烂,哪还有银子跟两片名贵的料子。
很简单,长贵当时的确是把东西塞进大麻袋里是不假,可拿去放到码头旁边的那个大麻袋,压根就不是他装东西的那个大麻袋好不好。
事后青黛直接分了一半的银子给他作为报酬。长贵当时是收下了,到底还是去禀告了洛鸣远知道。
洛鸣远问明白前因后果,想想后笑了,只是叮嘱这件事以后再不要外过第四人之口,又让长贵自己把银子小心收捡着就是。看样子小家伙懂得不能吃独食,也明白与其守着想法赚辛苦钱,还不如直接拿这想法去换钱更加便利。
况且这想法简单又没太多秘密可言,有心人几下子就能看会了,愿意投资的话很快可以仿造很多出来。
只是调包的那障眼法倒挺别出心裁,让人猝不及防。
却不晓得青黛芯子里哪里真就是个八九岁的古代小娃,曾经也是多少看过一些动作大片。简单模仿一下里面变换花样折腾交赎金的经典场景,应付起来再稀松平常不过。
这边已经干得是热火朝天,洛鸣凤被专门安排负责剪裁,洛屈氏跟哑婆缝合,青黛自己做最后的安装工程。就连长贵也被拖来打下手,帮忙把细铜丝缠绕到一根细细铁签子上弄成螺旋状。
几个人也不做饭菜家务,每天一日三餐都是买了现成的回来吃,夜以继日的做着。
洛鸣远到底心疼洛屈氏太辛苦,表示愿意私下再帮补些银子时,洛屈氏却告诉他这样做只是让洛鸣凤体会其中的艰辛和不容易。后来没法子只得跟着打下手,帮忙点餐买饭,组装零部件或者是涂涂抹抹啥的。
不过三天时间还真的让几个人做出了几百朵绒花出来,杏黄色鲜亮,紫酱色老辣,墨绿的是搭配。
青黛把做好的放到桌子凳子上,用毛笔排刷等沾上自己捣鼓出来的颜料在绒花上涂涂抹抹,变成其他颜色或渐变色,显得栩栩如生。毕竟杏黄色不是平民百姓敢随便用的颜色,被这么涂涂抹抹后哪还分辨得出来。
尤其那花儿朵儿的在下端配上叶子,用截缠绕成螺旋的铜丝挑着,再缠绕在买回来的现成铜簪子或木钗上,颤颤巍巍更加活灵活现。
这是青黛忽然想起来前世曾经见过一些小朋友头上顶着花花草草,小鱼小虾,还美其名曰——萌萌哒突如其来有了灵感制作了这些具有本土特色的创意作品。
等到放了一夜干透颜料,也没有在河心镇周边贩卖,而是由洛鸣远直接打包装箱,托信得过的朋友坐船送去云阳县城里转给别人去贩卖。
世人本来就爱跟风,这边河心镇还没流行开,见到那边云阳县城已经有人戴了新款式的绒花也跟着到处去买。
虽然不能尽如人意寻到一模一样的,能有花戴总是好的。也算是间接地推动了一把齐家布庄暗地里赶制后投放出来的这批货。
齐家当家人又按照送图纸的人说的那句话——五月端午,八月中秋。
颇有心思的安排人专门准备赶制了不少的大同小异的绒花,在五月端午前一个月就送到京城应天府那边贩卖,自然是狠赚了一大笔。毕竟端午插百草五毒虫是惯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明朝小妇人》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