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四十六章 否则怕是好事多磨(1/2)
到底还是有些怕洛姚氏打人,一直畏畏缩缩的没敢下筷子,现在总算可以一饱口福,“黛姐儿,这些……真的都是给咱们吃的?”
“是啊!难道你不打算吃?”青黛觉得云莲这丫头该不会是高兴傻了吧,都问的是啥问题!
“吃,当然要吃,这个是啥啊?”
“不是说了,火腿熬的鸡汤,再吃饭说话我就撵你出去不许吃了。”今天的米饭里总算没加蜀秫在里面,不过青黛还是跟往常一样只用小碗吃了大半碗米饭,咸笃鲜汤倒是比平常多喝了半碗,吃了些竹笋香菇等。
至于传说中好吃的不得了的烧白,也只吃了块略微带肉的糯米饭。要想活到九十九,七分饥来七分寒,所以面对这么多再好吃的东西也适可而止。
因为当初她能附身,也完全是因为本尊不小心病从口入,既然有机会活过来重新开始人生,就要好好珍惜生命,绝不能重蹈覆辙。
云莲高兴得有些发晕,这么多好吃的可是以前想都不敢想的事情,既然青黛不让她说话那不说就是,直接开始埋头“苦干”起来,几乎每样菜肴都没放过。
“不要吃太多肉,不然容易闹肚子,那样的话明儿是绝对不能带你出门。到时不要哭鼻子才是……”青黛看她那胡吃海塞的样子不由得微微摇头。
要知道平常油水吃太少的话,突然吃太多油腻的食物不但不会被吸收,反过来还很容易隔食或是腹泻。
“出门,哪去啊?”云莲又塞了一大块甜烧白进嘴巴里,根本没把青黛的劝说听进去。
肉菜大概是按照人头分配的,她们三个人一人一块,青黛跟洛鸣凤都没吃,自然全部归了她。
“幺姑,你咋也不吃?”青黛扭头跟洛鸣凤说话,觉得云莲大概属于过度自卑人格类型的人。轻言细语好好的跟她说话,压根不起作用,反过来不去理睬她时就自动地的变得老老实实。
“黛姐儿,应天府大吗?为啥皇帝好好的非得去那啥顺天府(永乐元年,永乐帝以北平为北·京,改北平府为顺天府,称为“行在”)呢?顺天府不是离蒙古就更近吗?咱们好不容易才把元兵给赶出去。爹以前说过,那边的冬天可比咱们这里的冬天冷得多。雪大得都可以把房子给埋了,把牛羊冻死……”洛鸣凤哪有心思吃饭,不过是泡了点汤对付着吃了碗米饭,问出来的问题有一大堆。
“看怎么说,比起云阳县城来当然是应天府大得多了去。不过那里夏天日子的实在不好过……不过可以去避暑……”青黛跟洛鸣凤先后开口说话,只不过两个人各说各的根本不在一个频率上。
永乐帝朱棣转移政治中心迁都的北·京,将开创建造新的伟大帝都。
其实也不能怪他一心一意要回顺天府那个天寒地冻的地界去,到底是当初他爹给他的受封之地,是他的基业和根本。
坐在应天府的金銮殿里,只怕时时刻刻都要担心某一天建文帝的旧部,会从哪条所不知道的地道里突然就蹿出来反戈一击。还不如回自己的地盘,固若金汤,反而更放心。
况且早明朝统一全国之初,明太祖朱元璋便打算择机将京师迁往北方。洪武元年下诏以汴梁为北·京,以金陵为南京,效仿周唐的两京故事。洪武二年,朱元璋又在故乡凤阳建中都,同时下令从江南移民至中都。但开封和凤阳久经战乱破败不堪,难以承担京师重任,于是放弃迁都这两处的打算。
洪武十一年,罢北·京,改南京为京师。
青黛潜意识隐约知道这些,却也不能光明正大的说出来,不然这可就是大逆不道——好像记得前世在书本上读到过这些,不过洛鸣凤一个从没出过云阳地界的人,怎会想到要问这么多敏感的问题?!
当目光从洛鸣凤的脸上又移到窗户边时,青黛思索了一下顺着她的视线看过去,发现从这边能看得到也就是对面房子的那些屋檐窗户。
她曾经不止一次的透过窗户看过去,可惜除了房檐窗户根本看不到院墙外面的风景。
等一下……从这个位置对应的该是大哥云昊的房间吧?!他们哥俩作为陪客在前院堂屋喝酒吃饭,此刻屋里根本没人。
那是在看啥?!
略加思索,青黛很快联想到高九凌先前是站在那窗户前,向下相看看中了坐在院子里石榴树下洛鸣凤。
莫非……少.女.怀.春?!
忽地在青黛的脑子里,有了个非常大胆的想法——会不会洛鸣凤跟高九凌在此之前就已经认识?
今天早上有听到继父在跟洛屈氏说话,她本来也不是存心要偷听,毕竟洛鸣远非同一般人。
不过是刚要去找洛屈氏的时候在他们卧室外听到的。
听说高九凌以前跟随一个出身顺天府的大将军做亲兵去了漠北很多年……好像是因为生活所迫才做了捕快,三两年时间就升到了捕头的职位。只可惜,皂吏在明代是最卑微的几种职业之一,还没有正式的工资可以领。一般都是依靠欺诈平民百姓要好处费,狐假虎威,鱼肉百姓。
一个是刻板的捕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明朝小妇人》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