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十三章 朝鲜佛教史(3/7)
宗、太古宗、天台宗、普门宗、真觉宗及圆佛教最具有代表性。
曹溪宗是今日韩国佛教界的代表,历史悠久,规模庞大,拥有二十五个教区本寺及约二千多个布教堂,僧信二众都热心于弘法布教[39]。该宗在1990年成立韩国第一家佛教广播电台,1995年又成立佛教卫星电视台,逐步迈向佛教现代化的发展。
太古宗是净化运动后,由事判僧所组成的宗派。此宗以太古普遇国师为宗祖,保有传统的梵呗音乐,在奉元寺设有“灵山斋”保存会,其传人被列为国家的人间文化财。
战后的韩国天台宗成立于1966年,由上月圆觉法师在救仁寺所创立。救仁寺是一座可容纳万人的五层现代化建筑,采用现代化的布教方式,数年之间,信徒激增。又该宗位于釜山的三光寺、汉城的观门寺,建有韩国最大的会馆,经常举办大型活动。上月法师的新理念,旨在提倡:一、生活佛教;二、大众佛教;三、爱国佛教。
普门宗创立于1972年,以昙真国师为宗祖,创建普门寺为本山。该宗的特色是清一色比丘尼为主的道场,以释迦牟尼佛的根本理念和观世音菩萨的救度思想为宗旨,除设置佛教专门讲院外,尚有养老院、育幼院、幼儿园,目前有三十六个分院,二百十二位比丘尼,信徒五万四千余人。
真觉宗为一密教的宗团,成立于1947年,供奉法身毗卢遮那佛,持诵六字真言,以现世净化和即身成佛为宗旨,圭祥大宗师为其宗祖。该宗很重视教育和社会福祉,其事业除了设立学校、养老院、育幼院,也设有出版社。
圆佛教是1913年在全罗南道产生的新宗派,创教者朴重彬奉《金刚经》为所依经典,以修行门(真空妙有)与信仰门(因果报应)为基本教义[40]。其最高境界便是“处处都是佛像,事事都是供佛”,究其意旨仍在禅,即“动静一如,处处都是禅,时时不离禅”。该宗以“〇”(圆)为表征,取代一般寺院的佛像。其意涵为一个无始无终的圆圈,象征法身佛,是宇宙万有的本源,诸佛诸圣的心印,一切众生的本性。其弘法事业包括设立学校、养老育幼机构、连锁医药局、出版社、金融业等[41],集教化、教育、慈善为一体,致力于佛教的现代化、大众化及生活化,深具人间性格。
韩国的佛教已深入民间社会,普及各层面,借着佛教电影、佛教管弦乐团、佛教合唱团、佛教艺术展等各项媒界,引领社会大众提升生活境界。
【注解】[1]公元9世纪,新罗王朝政变,当时群雄割据,于是在百济、高句丽的故土上又建立旧百济、高句丽的政权,与新罗再度鼎立,史称后三国。公元918年后,高句丽部将王建自立为王,改国号为高丽,后灭新罗及后百济,于936年统一朝鲜。
[2]第十五代枕流王元年(384年)时,梵僧摩罗难陀自我国(时东晋孝武帝在位)境内到百济弘传佛法,被迎入宫,礼敬备至。翌年,在汉山州创立佛寺,度僧十人。
[3]据《三国遗事》卷三所述,新罗第十九代讷祇王(417—457)时,沙门墨胡子从高句丽来到新罗弘法。
[4]惠慈是在高句丽婴阳王六年,日本推古天皇三年(595年)至日本,后与百济僧惠聪同至飞鸟法兴寺,并同为圣德太子之师。
[5]慧灌曾在隋朝至中国的嘉祥寺从吉藏学三论,推古三十三年(625年,高句丽荣留王八年)东渡日本,任僧正一职,在元兴寺弘扬三论宗,被推为日本三论宗的始祖。另有昙征对日本文化的贡献也很大。
[6]荣留王七年(624年),在大臣盖苏文的游说之下,遣使向唐高祖上表请传道教。道士叔达等人携《道德经》至高句丽,荣留王安顿他们在佛寺中。到了二十八代宝藏王时,由于国王的倡导,道教大盛,佛教衰颓,但国势也日危,终于在宝藏王二十七年灭亡。
[7]百济在公元3世纪兴起于半岛西南地区,以国小势弱,国都一再南移。其统治者曾借助南朝政权的势力对抗高句丽和新罗的攻击。由于这种关系以及地理位置的因素,中国南朝的思想文化通过水路传入百济,百济佛教亦受南朝影响较大。如圣王十九年(541年),曾遣使至梁迎回《涅槃经》等义疏,涅槃宗为当时中国南朝盛行的学派之一。
[8]谦益在圣王四年(526年)入印度,深攻律部,与倍达多三藏法师赍梵本阿毗昙及五部律归国,安于兴轮寺,与当时精通疏译的硕德二十八人共译出律部七十二卷,昙旭、惠仁则依之译出律疏三十六卷。因之,谦益被誉为百济律宗祖师。
[9]此为《上官圣德法王帝说》所载,时当日本钦明天皇七年(546年)。另有一说,据《日本书纪》载,是在日本钦明天皇十三年(552年)。
[10]真兴王在位期间(540—575)大兴佛法,准许男女出家剃度,兴建皇龙、兴轮、祇园、实际等寺,派使者入梁朝迎请佛舍利和经典,为统理僧尼而仿照中国北朝僧官制度设国统、大都维那。南朝陈文帝派遣刘思及明观,致赠经论达一千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佛教历史》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