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现代言情 > 孔子原来这么说 > 第3章 师是中华民族的脊梁 ——“學而时习之”章句甄读
下载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3章 师是中华民族的脊梁 ——“學而时习之”章句甄读(1/11)

目录
好书推荐:

师是中华民族的脊梁

——“學而时习之”章句甄读子曰:“學而时习之,不亦悦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这段话,位于《论语》的第一篇第一章,可以说是老少皆知,是中国古文中知名度最高的语录之一,但能正确理解的人却寥若晨星。

说理解这么一段著名古文很难,这不是我提出来的。照现行通常的解释,这段话翻译成白话文是:“学了能按时温习,不也很快乐吗?有共同见解的人从远方来,不也很快乐吗?不为他人所理解而不怨恨,不也是君子吗?”这是根据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的金良年先生《论语译注》里的白话译文。金良年先生是做学问很严谨的专家,他的《论语译注》我认为是现行的比较可靠的通俗注译本。所以简缩后作为“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指定书目”又在上海书店出版社出版。作为严谨的学者,他指出:“这一章的三句话,由于缺乏语境,很不容易确切解释。”按他酌定的译法,三个反问句各说了一层意思。第一句说“复习”的重要性,因为如果“学而不习之”,就谈不上什么“悦”了,“学”是前提,而话的重点却在“习”;第二句说“远交”的重要性,因为若“有朋从近处来”,就没啥可“乐”,“远”也是这句话的重点;第三句说调节情绪的重要性,因为假使“人不知而愠”了,就不“君子”了,“不愠”是这句话的重点。这三句各有侧重,意思并不连贯的话放在一起,又要表达怎样的统一的意思?这样一段似乎没有统一的意思,像随口议论、莫名其妙的话又怎么会放在一部《论语》的头条位置上呢?成为几千年来研究《论语》的学者颇感头痛的难题。不肯采取回避态度的学者,都想对此作出合理的解释。因此,对《论语》头条的解释,似乎变成了研究者有没有推陈出新的创见的第一块试金石。因为现在的注译,等于承认孔子是只会发表些哪怕是真知灼见的零星见解的睿智老人而已。南怀瑾先生说:“孔子因此便可以做圣人了,那我是不佩服的。”南先生在《论语别裁》中作了一番新解,而他的解释,还是不能使我“佩服”。

现在,来谈谈我的理解。

南先生认为第一句话的关键词是“时”与“习”,而“习”更重要;只要把“习”理解为“见习”、“体验”而非“复习”,问题就迎刃而解了。但把“习”提高到相当于今人所说“实践”的高度,那是南先生的发挥。熟悉先秦古文的应该知道,“习”在当时一般只有复习而熟知义,“见习”,就是按照所见的操练。“见习”与“实践”是不同的,“习”只是重复老师所教,只求学到、学像;而“实践”则不仅是重复老师说教,而且主要是按照学到的理论、原则去做,具体怎么做要自己去发明,实践还有检验学到的理论的任务,还可能修正学到的理论或原来对理论的理解。表示“实践”,与“学”相对而言的,先秦时另有一词“行”,或用“道”,“习”恐怕到南先生发现其价值前,从未担负过“实践”、“体验”之重任。

所以,第一句的关键词不在“习”而在“学”。按《说文解字》,“学”有“学习”与“教育”相反的两个义项。繁体“學”,是个会意字,就是用几幅代表某种意思的图画凑在一起表示一个意思。上部中间的“爻”代表知识(“爻”指《周易》中“爻”辞,《易》学为当时非常重要的学问),上部外部是个“臼”字,代表膝盖,膝下有子,膝上有《易》书,会意父亲把《易》学之类的知识教授给儿子,或儿子在父亲的膝下学知识。《老子》中,据我考证,所有的“学”都作“教育”解,而《论语》中,也有许多“学”字应该作“教育”解。这在以后再说。这个意义的“学”,后来加上“攴”字旁(反文旁的字也在这部首中),写成“斅”或“敩”,读如“效”。虽然《现代汉语词典》中还有这个字,但到《孟子》、《庄子》、《荀子》成书年代,“学”就主要是“学习”义了,因此,以后的学者就难以想到《老子》、《论语》里的“学”会有“教育”的义项。中国的语言文字,总的来说是一脉相承,文脉不断,自有文字以来的历史没有断裂,古代文献今人有办法读懂,但是,每个时代的语言、词义、语法实际还是有差别的。我们今天用白话文,与文言文的差别比较明显,我们的差别意识也比较明显;而两汉的文言文与先秦的文言文实际也有差别,以后隋唐、宋元、明清的文言文与以前的文言文更有差别,但因为所用都是文言文,语法差别不大,词义差别也是渐变的,所以差别意识不强,反映在古文注释方面(古代叫“训诂”),就是往往望文生义而不自知,在“学”的解释上就典型的反映了这一点。所以要还《论语》的本意,就是要回到《论语》写作时代的语境。

回到当时的语境有没有可能呢?当时的文献资料虽然少,但还是有,只要花功夫考证,有些问题还是可以得到澄清的。譬如,我说这句中的“学”,与《老子》中所有的“学”都是“教”,那么,《老子》、《论语》中不是也有“教”字,这又作何解释?我通过考证知道,“学”作“教”解时指的是“身教”,而“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孔子原来这么说》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

放弃 立即下载
书页 目录
阅读推荐: 宿命之环 帝国之刃 今天开始当城主 诸天窃贼 长生修仙:我能用族人的气血加点 大奥术师她今天赚钱了吗 这本小说很健康 我在星际炼丹封神 人道大圣 斗破:家祖玄帝萧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