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5(1/2)
回台北的第二天,同乡们就自发地来到了高秉涵的事务所。当高秉涵把一摞摞的照片倾泻在写字桌上的时候,屋子里一下就炸开了锅。
老家传递来的信息不一样,每个人脸上的反应也就不一样。有的哭,有的笑,有的是一会哭又一会笑。
高秉涵穿梭在同乡中,刚刚安抚完了这个,又去安抚那个。
靳代表的手里颤抖地拿着几张从不同角度拍摄的老屋照片。他用惊诧的神情审视着自家的老屋。老屋已经坍塌了,剩下的只是半边残墙。看着那半边残墙,坐在轮椅上的靳代表擦着涓涓流淌的泪水。突然,老人似是从那半边残墙上寻找到了某种熟悉的印记,那印记让他回想起了什么温馨往事。他的嘴角露出一抹充满童真的笑意。
张县长左手拿着的是弟弟一家的全家福。照片上,他只认识弟弟一个人。弟弟的面孔当然也是陌生的。但他还是能够在弟弟的脸上找到他所熟悉的那种家族中的特有表情。看着弟弟一家的全家福,张县长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拿在张县长右手上的是内弟一家的全家福。这个内弟一直都是老伴李学光的牵挂。如今。内弟有了下落,老伴却早已不在了。想到老伴,想到这种永世的分离,张县长脸上的笑容就又被忧伤覆盖了。
朱大杰已经认不出自己的母亲,高秉涵把他母亲的照片挑出来交到他手上。
看到照片的第一眼,朱大杰呆住了。母亲的生活境地让他心酸。照片上的母亲手柱拐杖站在一间低矮破旧的屋子门口,隐约可以看到屋子里陈旧的桌子和凌乱的床。听高秉涵说母亲改嫁后的老伴已经去世多年,膝下没有别的儿女,眼下年近八旬的老母靠微薄的政府救济艰难度日。
看着这照片,朱大杰萌生出一个想法。他要回老家定居,让年近古稀的老母亲过上几天好日子。
刘泽民主任对着一张照片在长久的发
呆。照片上是个村子的远景。一片柳树掩映下的村庄,村庄的四周是麦子地。这是他老家的村子。老家已经没有亲人,高秉涵就把村子的远景拍下来。
……
到了傍晚,同乡们一个个都走了。看着空空的屋子,如释重负的高秉涵感到从没有过的疲惫。
高秉涵病了。
他感到浑身无力,精神倦怠,什么东西也吃不下。石慧丽见他有些咳嗽和流鼻涕,就给他吃了些感冒的药。过了两天,感冒好了,但先前的那些症状却更加明显。人一点点瘦下来,站到体重秤上一称,竟然不到90斤。
石慧丽心疼起来,亲自跑到事务所,告诉几个年轻律师,说是事务所最近的事情就交给他们了,高秉涵病了,要好好的在家里调养上一阵。
为了让丈夫尽快恢复健康,石慧丽每天都想着法子给丈夫做好吃的。
石慧丽在厨房里给高秉涵炖乌鸡汤,一边炖一边跑到客厅里和躺在沙发上的高秉涵闲聊天。
她说:“你这病我怎么想怎么都觉得奇怪,亲人见着了,盼了多少年的老家也回了,所有的心事都了了,心情该好起来才是,怎么反倒生起病来?”
高秉涵也觉得奇怪,怎么说病就病了?浑身像是被抽了筋,一点力气也没有。该不是真得了什么大病吧?
石慧丽去给高秉涵端来乌鸡汤,还没喝,只是闻了闻就干呕。
石慧丽似是意识到了什么,惊慌地问:“你很讨厌油腻的东西是不是?”
高秉涵似是而非地点了点头。
石慧丽说:“一准是在高庄感染上乙肝病毒了。”
第二天一大早,石慧丽就把高秉涵硬拉到医院里,开了一大摞化验单,把高秉涵从头查到脚查了个遍。结果出来了,除了胃溃疡的老毛病,并没有发现什么新问题。
石慧丽放下心来,说:“看来就是回老家累的,好好调养些日子就好了。”
高秉涵生病的日子里,石慧丽悄悄拿
上婆婆的照片去艺术雕塑公司也给婆婆塑了一个铜像。把铜像请回来那天,石慧丽一同买回来了许多香。
那天,她点上一炷香,对着并不曾见过面的公公和婆婆拜了拜,之后把香插进香炉转身对高秉涵说:“以后我们可以在这里祭拜父母,你也不用再那么辛苦的回老家了。”
高秉涵点头答应着。
石慧丽说得也对。老家回了,亲人也都见了面,如今又给母亲塑了像,要是想爹想娘了,就在这里拜一拜,心意到了也算是尽了孝心。
又是十多天过去了,高秉涵的病情还是不见好转。除了原有的那些症状外,又多了个头晕头疼的毛病,白天不睡觉,晚上睡不着。
眼见着高秉涵一天天萎顿下去,石慧丽心急如焚。孩子们一进门,她就提醒他们小声点,别吵着老爸。
一时间,家里的气氛很沉闷。
晚上睡不着觉的高秉涵,常常会一个人游荡到院子里看着茫茫的夜空发呆。
寂静的夜里,繁杂的思绪被一点点聚拢起来,水波一样渐渐在脑海里荡漾出。
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回家》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