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5、爬山虎(1/2)
敬重爬山虎
爬山虎是大森林中的下层贫民,为了生存,它们会表现得更加顽强。它们从来不是弱者。“卑贱者最聪明,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已有许多人歌颂它们的智慧了,我这里说的是它们的勇敢顽强和自强不息。
我总想为园子里的树,写点东西,写谁呢?三十多种树,棵棵都有风采。
我最先想写的是“爬山虎”,它为葡萄科爬山虎属的一种藤木,它生活在大森林的下层,是靠卷须攀附其它植物或靠吸盘吸附山岩而生长的。和伟岸的松树相比,爬山虎太卑微了,它蜷伏在树的脚下,在阴暗和潮湿中找寻缝隙中的一缕阳光;和风姿绰约的桦树相比,爬山虎更是无地自容,它挺不起自己的身腰,只能纠缠在别人的身上,在风的欺凌下它时常为无所归属而哭泣;和满枝白花招蜂引蝶的梨树相比,爬山虎就就像灰姑娘一样自惭形秽了,它也开花,那淡黄色的小花隐藏在叶后,无人在意。
就是和自己的的近亲葡萄相比,爬山虎也不受人待见,虽然它们都是攀援的藤木,都靠依赖别人而显示自己的存在,但那成串的葡萄如珍珠般好看,而那紫色的葡萄是可吃的,虽然很酸,但总是可以摆上台面的水果呀!如果酿成了美酒那就更身价倍增了。爬山虎也结果,圆形的小浆果,既不好看,又不可食。命中注定,爬山虎就是森林社会的低层了,它不如乔木,不如灌木,只比地藓强一点。因为地位不高,繁育很慢,在数以亿万的物种中,爬山虎在全世界只有15种,而中国只有9种,可谓极少数种族。
我心血来潮地要栽种爬山虎,不是慈善地挽救物种,而是出于一种浪漫。不知为什么,我对爬满青藤的小屋总是情有独钟。无论走在国外或国内的一些古老的城市,每遇到青藤覆盖树影婆娑的老墙旧院,我都驻足许久,猜想着其中演绎过的神秘古老的传奇。这回住了独立的园子和房子,何不也造一座树林环抱的小院和青藤覆盖的小屋呢?
树好办,青藤在何处?在哈尔滨几乎找不到一座爬满青藤的小屋。向园林专家求教,他说,爬山虎学名为“地锦”,有三叶地锦和五叶地锦两种。三叶地锦,卷须短
而多分枝,叶初生为心形,后分裂成三片小叶,叶端有吸盘,是一种优美的攀援植物,能借助吸盘爬上墙壁或山石,枝繁叶茂,层层密布,入秋叶色变红,格外美观。还有一种五叶地锦,也叫美国爬山虎,原产美国东部,后被引进中国,叶对生,如手掌般呈五叶,卷须多,枝叶生长比三叶地锦快,爬升也快,枝多叶密,已成为垂直绿化的好树种。
我又查看了《园林树木学》,在被子植物门葡萄科爬山虎属一节中说到:“地锦喜阴耐寒、生长快,对土壤及气候适应能力很强。分布区域,北起吉林,南到广州均有。”看来严寒的黑龙江省并不是地锦的适应地,怪不得难见青藤覆盖,我倒要试种一下。
还好,苗圃里销售三叶和五叶地锦,也不贵。我各买了十棵,三叶的还是小苗,五叶的已经爬蔓了,都是当年种的,只是五叶的长得快些。本想把它们栽种在房根儿,这样才能让它们攀墙而上,最终形成青藤爬满小屋。可靠墙是石底木框的外廊,我只好把它们栽种在石墙下外廊边,全在朝阳处。栽下时已经是六月了,那老美(五叶)适应环境很快,只是三五天,枝叶都挺了起来,枝条的芽眼处也冒出紫色的小芽,几天就变绿了,很快分出了五形。而那几棵三叶地锦苏醒得很慢,半个月才出新芽,紫红色的芽,变叶后成了红色,像玉雕般精美。
好像在有意竞争,老美长势威猛,半个后竟在叶眼伸出卷须,那须根细如丝,如蛇信状,头是分两叉的。也就两三天,卷须长到七八厘米长,在风中摇曳,寻找附着物。我立刻采取扶持措施,在它身旁立起从山里砍来的架条,又用塑料绳把摇动的枝条绑在架条上。后来我一看,后一个动作多余了。老美有能力自找伙伴。那藤须摇动的幅度很大,总能抓住附着物,风是它的助手,一次不行,再来一次。当然风太大也不行,但总有适宜的时机,一旦抓住,就会缠住不放的。
老美几乎有猴子一样的攀登能力,一个月后它爬得有一米多高了,那五指张开的红茎绿面的大叶,在风中摆动,好像在向观众招手,生怕别人不知道它的高人一等,真有点美利坚人的风范。
那
小三叶地锦就很狼狈了。它也长出枝叶,都在墙下盘踞着,那枝头像小鸟的喙,瞪眼寻找墙的缝隙,可那墙是新砌的石板,很光很平,它真的很难下嘴。可它们并不气馁,紧密地在墙下集结,等待下手的机会。我也忙着为它们支起架条,并把它们已经很长的藤蔓绑在架条上。可它们并不领情,可能卷须太短,吸盘又不能发挥作用,它们没有借势而上。
老美和小三叶的竞争还在进行,在秋霜染红青山的时候,那老美爬有两米多高了,层叶尽染,如前院的那两棵茶条槭一样叶红如火,英姿飒爽。而顽强的小三叶有三棵爬上了墙,扎下了根,虽然只有几十厘米高,却好像印象派画家画板上的新作——蕴涵丰富的几片斑斓的色彩。
当报春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有多少浪漫可以重来》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