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12、关于蔡锦政(2/2)
身躯,面目昏暗,影影绰绰,这是美丽生命的挽歌。
无论美术作品还是摄影作品,光都是生命。法国画家莫奈一生都在用独具的慧眼捕捉光的脚步,他把着力捕捉自然物体在光照下色彩的微妙变化给人的视觉印象,表现在自己的绘画作品中,被称为“印象画派”的先驱。我想蔡锦政在舞台摄影中,对光的精心运用上也有学术上的意义。也许这应该是摄影理论家们探讨的问题。
也许有人会说,锦政的成功得益于客观条件。其实任何成才者,主观因素都是首要的,根本的。
机遇总是青睐于有准备的人。锦政出身于舞者,著名的美学大师宗白华先生说:舞,这最高度的韵律、节奏、秩序、理性,同时是最高度的生命、旋律、力、热情,它不仅是一切艺术表现的究竟状态,且是宇宙创化过程的象征。艺术家在这时失落自己于造化的核心,沉冥入神,穷元妙于意表,合神变乎天机。是有真宰,与之浮沉,从深不可测的玄冥的体验中升华而出,行神如空,行气如虹。
看似单纯的舞蹈,其实是形而上的艺术。大凡优秀舞者的艺术灵感和艺术修养是不可低估的。锦政更是优秀舞者中的佼佼者,又有多方面的修炼,加之他的自强不息和勤奋好学,他的成功是很自然。锦政的艺术思想在这部影集后记中可窥见一斑。
记得法国有一位叫德加的画家,他是以画舞蹈出名的画家,舞姿优美,化妆华丽的女演员常常是他画面上的主角,他的油画《舞蹈课》、《舞台上的舞者》已成为世界美术史上的经典。也许,蔡锦政是有希望成为中国摄影界的德加的,他的舞蹈摄影水平之杰,不知谁人与之媲美?
至于锦政的风光摄影,就不必赘述。山水和建筑在他眼里只不过是更大舞台上的景物,他更可以游刃有余地收风景秀丽于镜中。海滨湖畔,樯桅如林。摩天大厦,灯火迷离。雾锁峡谷,虚幻如梦。高崖飞瀑,声如海啸。每幅都如画似诗,富于意韵。给我留下深刻印象有两幅作品。一幅是《温哥华的港湾》:一抹晚霞为天边涂上淡淡的玫瑰色,港湾里静泊着轮船和岸边的楼宇如睡去般宁静。这时夜幕初降的天际上正有一架晚归的飞机掠过。这静中有动的情景,让人有一种游子思乡之情。
记得在摄影艺术还不发达的上个世纪初,雕塑家罗丹批评:果然!照片造假,而艺术真实。其原因是照片太死板,太做作,而雕塑和画作里总是给人活力和动感。而我们看到的锦政的摄影作品的动静相宜,决不会有造假之感的。
还有一幅是《下龙湾斗鸡石》:在越南下龙湾海中对立着那两块鸡形的巨石,如果你把它们拍下来,别人还以为是盆景呢。锦政别具匠心地把远处飘摇着夫妇划桨的小渔船引进了画面(在此地游览时,我坐过这种小船)。因参照物的变化突出了巨石的形体,也因小船的潜入,丰富了画面的层次,更重要的是,冷冷对持了亿万年的巨石和温情脉脉的小船,形成寓意深刻的鲜明对照。这时,我不由想起诗人舒婷吟唱三峡《神女峰》的诗句:与其在悬崖上展览千年,不如在爱人的肩头痛哭一晚。好的艺术作品,总是让人浮想联篇的。
搜索枯肠地想起北周诗人庾信的两句诗:回云随舞曲,流水逐歌弦。来作此文的标题,一方面说明锦政艺术作品如舞而飞旋,像流水一样荡漾的风格,同时也祝愿,老朋友的艺术生活永远歌舞升平。
(2009年10月)
(本章完)
不想错过《有多少浪漫可以重来》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