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十九章:寻找失窃的清明上图(1/2)
郑义急如星火的来到学校是有原因的,他打开电脑查询故宫博物院被盗的相关新闻,还特地登陆外国的媒体网站了解了相关信息。因为国内的某些媒体为了给某些组织擦屁股不得不掩盖相关新闻的真相,所以郑义更愿意相信外国媒体对中**件的条分缕析,即使他们胡编乱造,也好过国内媒体混淆视听。不过有一个难题摆在了郑义面前――看不懂英文。
郑义决定向业内人士致电,打探清明上河图失窃的消息。他拿起电话,拨通了几位收藏家的号码。这些收藏家不仅搞收藏、鉴定,还搞文物走私、贩卖,因此他们身价都很高,但他们为什么没被抓起来?正是因为他们身价太高了,随便扔给一个文物,事情就能解决问题,可以养活相关部门好几年,很多领导都得靠他们养着。
当然,这只存在理论上的可能,因为相关部门的贪官污吏太多,容易陷入狼多肉少的尴尬境地。但是对于这些收藏家而言,一件珍贵文物足以救自己一命,所以他们并不担心被警方抓获。事实上他们都是朋友,经常会在一起打交道,比如吃喝*赌等社交活动。如果警方查获一批文物,也会请这些专家去鉴定。如果文物是假的,可以按照偷税漏税处理;如果文物是真的,就按文物走**理。
这些收藏家不会白忙活,案件告破之后他们可以选几件中意的宝贝回去。当然,警察近水楼台先得月,他们也会拿几件宝贝。不过他们不懂文物,总是挑一些好看的。就像男人*娼总会挑长的最漂亮、身材最好的姑娘一样,但是不能保证这些姑娘的专业技术过硬。
这些收藏家据为己有的文物通常是极品,也是国家重点追回的文物。这些文物最终只能落入民间,被文物贩子翻来覆去的炒。如果追究到这个问题,警方可以说那些文物已经被犯罪分子卖到海外,于是那些犯罪分子便成为了替罪羊。
由于国家碍于颜面不想斥资购回,所以这些金贵文物只能流失海外。除非国人将购置奢侈品的部分费用花在文物收藏上,否则很难有机会将这些国宝收回来。不过,这些宝贝流失海外也未尝不好,因为在外国人的眼里面,这些是货真价实的宝贝,回到中国就不一定是了。
……
郑义知道,每一次引起社会关注的文物失窃、走私,这些专家都会直接或间接的参与进来,所以他们肯定知道清明上河图被盗的事情是否属实,甚至有可能就是这些收藏家的朋友所为。如果清明上河图真的被盗了,而且真品在那个流浪汉手中,郑义只需要花五万块钱就可以买到。郑义决定铤而走险,这么大的诱惑对他这个收藏了二十年赝品并导致倾家荡产的老古董来讲,绝对是可遇不可求的,所以他决定试探一下。
电话拨通了,郑义的心跳犹如江水一般涌动,他知道自己正在给一个以文物鉴定专家身份著称的文物贩子打电话,搞不好自己就会从一个国画教授沦为一个文物
贩子。
“你好!秦专家!”郑义说。
“请叫我秦老师。”秦松说。
“好吧!秦老师。”郑义说。
“你是谁?”秦松说。
“我是郑义。”郑义说。
“原来是你。”秦松说。
“我有事找你。”郑义说。
“我知道。”秦松说。
“听说故宫失窃了。”郑义说。
“是有这么一回事。”秦松说。
“清明上河图在哪?”郑义说。
“大家都在找。”秦松说。
“知道被谁偷走了吗?”郑义说。
“据说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偷。”秦松说。
“这幅画价值多少钱?”郑义说。
“有人愿意出一千万收购。”秦松说。
“值这么多钱?”郑义有点儿吃惊,因为他早料到了。
“这一点也不奇怪。”秦松说。
“这幅画还在小偷手上吗?”郑义说。
“我也不清楚,也许倒过几次手了。”秦松说。
“警方介入调查了吗?”郑义问。
“上面是有这个任务,不过能否找到是另外一回事。”秦松说。
“此话怎讲?”郑义说。
“如果警方找到这幅画,肯定有人跟警方勾结,出高价把这画买到手。到时候警方就可以说,这幅画没有找到,没找到又不犯法。”秦松说。
“警方真的会这么做?”郑义说。
“他们喜欢利用职务之便。”秦松说。
“这么说警方和圈儿里的人有关系?”郑义说。
“他们撇不清关系。”***说。
“认识你真好!”郑义说。
“你知道清明上河图的下落?”秦松说。
“我偶尔关心国家大事。”郑义。
“听上去可没这么简单。”秦松说。
“我想我还有别的事,虽然我也不知道什么事。不过,我得忙了。”郑义说。
“我等你的好消息。”秦松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青春纪念册》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