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92章 闭式引流(1/2)
“哈哈哈,”玄诚子却是仰头大笑,手捋银须,“贫道以为这后生说得极是!张仲景开宗立派,被后世人敬为医圣,可你张伯年有何能耐,你若真有本事,也写一本《伤寒杂病论》出来给大家见识见识,你若没那份能耐,就莫要口口声声以医家正统自居!”
“诸位医家莫要争啦!”张钧气得直跺脚,他伸手将帐幔撩起,“这位小哥,请吧!”
苏砚扫了那张伯年一眼,撇撇嘴,转身向躺在床榻上的男子看去。
只见那男子年约五旬,双目紧闭,面色纸白,嘴唇发绀,额头、脖子上冷汗涔涔,呻吟声时断时续,已非常微弱。
按照苏砚的吩咐,张钧解开父亲的中衣,露出腹部。
乍看之下,那腹部看似与常人并无二致,但伸手一触,却是僵硬如木板。
苏砚意识到不妙,见他表情有异,张夫人和张钧齐声问道:“如何?”
苏砚抬起头,问道:“夫人,张大人可曾有何不适口诉?”
“老爷一直说腹痛难忍!”
“腹痛部位在何处?”
张夫人走上前,伸手在张世良的左下腹一指:“便在此处!”
苏砚点了点头,已对张世良的伤情了然于心。
“夫人,公子,大人这是内脏损伤,腹内已有积血,得赶紧下药,再延误下去,大人恐因血脱而危及性命!”
“嘁——这还用你说!”
张伯年极为不屑地冷笑道,“我等早已知晓大人是血证,且已出现血脱危象,目下关键问题是采用谁家的方子施治!是道士的定血汤,还是我张家的化血汤?”
“还请王医师和这位小哥定夺——”
张钧将两张方子送到王庆和面前,王庆和接过方子看了看,随手递给徒弟,向张伯年和玄诚子拱拱手。
“二位都是洛城的名医,所开方子亦是治血证的妙方!如今最要紧的是赶紧抓药煎药,令张大人及时服下。我等若再行意气之争,只会贻误施治良机,只怕后果不堪设想啊!”
实际上两张方子都是止血的好方子,各有优劣,张伯年的方子重在却淤生新。
玄诚道长之方重用阿胶,在止血的同时,又兼补血生津。似是更有针对性。
但这话王庆和不好说,之前二人就争得不可开交,他倾向于任何一方,都将得罪另一方。
“你这说了等于没说!”那张伯年扫了他一眼,冷哼道,“你既分不出优劣,还是趁早离去!”
“都不要吵了!要救张大人性命,光凭一张方子是远远不够的!”
忽听这一声断喝,所有人都扭头看去。说话的正是苏砚。
“好个狂妄小子!”张伯年把眼一瞪,怒斥道,“你是什么东西,敢口出狂言!”
“你才是东西呢!”
苏砚翻了个白眼,不打算理会他,转头向王庆和说道,“师父,张大人腹中有积血,要想转危为安,须得将积血取出!不然就算止住出血,张大人性命仍是堪忧——师父,请看!”
王庆和走到床榻边上,示意师父去触摸张世良的腹部,王庆和伸手一触,只觉腹硬如木板。
“此乃板状腹!”苏砚一脸肃然地说道,伸手又往伤者左下腹一指,“伤者自述此处疼痛不止,而此处便是脾脏所在之处。伤者体内的积血便是因脾脏破裂所致。”
除了腹硬如板,王庆和还发现出伤者皮肤发烫,“张大人似是在发热。”
“不错,”苏砚点头说道,“这正是腹内积血所致。如果不尽快将腹内积血取出,伤者的发热将会越来越重。”
板状腹是西医学的术语,乃是腹内器官破裂后对腹膜造成刺激的典型征象!
若是坐视不理,张大人即便不死于出血休克,也会死于感染性休克。但这些话苏砚也没法向众人解释清楚。
那玄诚子满心好奇,凑到床榻前,向苏砚问道:“小施主,你如何得知此处便是脾脏所在?”
“玄诚道长,”苏砚摇头苦笑道,“此话容后再议可好?”
他如何向古代的医者解释人的脾脏在左下腹,而不是右下腹?
中医的五藏六腑之说,有别于西医的五脏六腑。西医的脏腑是实质器官,中医的藏腑是功能器官。
就拿脾脏而言,中医的脾藏主运化、升清与统血!西医的脾脏因具有大量的淋巴细胞和巨噬细胞,耐是机体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的中心。
截然不同的两个概念。
“好个无知又狂妄的小子!”张伯年只觉得苏砚一番说辞甚是荒唐可笑,“即便张大人腹内有积血,你又要如何将之取出?难不成要将张大人的肚皮剖开不成?”
是啊是啊!听他这一说,张家的家眷皆是大吃一惊,这怎么可以?剖开人的肚子,人还能活么?
这事已远远超出了古人们所能理解的范畴。
如果在21世纪,外科遇到内出血的外伤病人,十有八九是要行剖腹探查术的。
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苏砚宁馨儿》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