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91章 七死脉(1/2)
“是又如何?”张伯年冷哼一声,“我张家在历朝历代都是赫赫有名的医学世家,我堂兄张延年更是当今太医院的副长官太医丞,皇帝陛下的侍御医,张家就是当今天下的医学正统!”
“好大的口气!”玄诚子愤然拂袖,冷笑道,“讲得好像你自己是太医丞似的,既然你如此了不起,何不去皇宫谋个侍御医做做?”
眼看二人又要掐起来,那张钧是又气又急,忙上前劝架,“二位莫要再争啦!再争下去,家父性命休矣!”
两位名医都很服气地瞪了对方一眼,都哼了一声,转身去背对而立。
正当张少爷不知如何是好时,忽听门外下人来报。
“夫人,少爷,宁家药肆主堂大夫王医师带到。”
张钧精神一震,忙向门外喊道:“快,快请进来!”
两位负手背对而立的名医都不约而同地转过身,张伯年像是遭到了羞辱一般,愤然说道:“张公子,你竟然把他也请来了!”
他素来以同王庆和并列为三大名医为耻,一个道医就够他忍受的了,如今又来了一个游方郎中!
那张家少爷自然感觉到了张伯年的不满情绪,却故作糊涂,笑着向他和玄诚子拱拱手道:“今日洛城三大名医共聚一堂,实属难得,我们不妨听听王医师的看法如何?”
什么?张伯年目瞪口呆,还要听王庆和的看法?他一个无门无派的游方郎中,有什么资格对我开的方子指指点点?
此时王庆和已领着徒弟走了进来,张钧快步走到正堂相迎,宾主匆匆见礼,张公子便将王庆和师徒引入父亲寝室。
见了玄诚子和张伯年,王庆和也颇感意外。但他很快就恢复了平静,执手当胸,向两位同道各施一礼。
“原来玄诚道长和张医师都在,幸会幸会!”
“不敢不敢,”玄诚子拱手回礼,“王医师来得正是时候,我二人已争论多时,张公子说得对,不妨听听王医师的看法?”
玄诚子话音一顿,扭头扫了张伯年一眼,见他负手而立,根本连看都不看王庆和一眼。
“贫道主张用定血汤,张医师主张用化血汤,究竟用何方,不如让王医师来做最后定夺,不知张医师意下如何?”
“凭什么?”张伯年赫然转过身来,表情极为不屑,“一个游方郎中,有什么资格评判我开的方子?”
“张医师,你不要太过分了!”玄诚子眉毫一挑,冷声道,“性命攸关,我劝你见好就收,万一张大人病情急转,你我都休想再走不出张府!”
咦?苏砚站在师父身边,看看这个,又看看那个,心道莫非我错过了什么好戏?这装潢华奢的寝室内分明弥漫着一股浓浓硝烟气息。
“请王医师号脉!”张钧将王庆和引到床榻边上。
原本跪在床榻边上张府的妻妾和奴婢都起身让到一边,王庆和便走到床榻边上坐下。
待张钧将父亲的手臂从被中拿出来放到帐幔之外,苏砚的眼皮就是一跳,那条手臂竟然如同石膏一般苍白!
难道病人已出现大量失血?
王庆和见到那条手臂也是心下一跳,心道这怕是血证吧?伸手一搭脉,果然证实了自己的猜测。
确实是血证,而且御史中丞大人已出现血脱危象!
中医并无内出血的说法,所有出血都统称为血证,而所谓血脱危象,用后世医学术语就是血容量性休克。
人体的血液容量是相对固定的,一旦失血超过一定量,就会造成机体出现一系列危及性命的变化。
21世纪的医学根据失血量多寡,将失血性休克分为休克代偿期、休克失代偿期和休克晚期。
眼下御史中丞大人显然已进入休克失代偿期,也就是说,人体已无法通过自身调节功能来应对,医家再不施以外援,病家的性命就很危险了。
“砚儿,你过来。”
王庆和向爱徒招招手,示意他也来感受一下病家的特殊脉象。
苏砚走上去,伸手搭脉,蓦地抬头看向师父。王庆和对他点点头,似乎在说没错,正是雀啄脉。
脉象急数,三五不调,止而复作,如雀啄食之状,是为雀啄脉。
中医古籍上有七怪脉之说,分别是釜沸脉、鱼翔脉、弹石脉、解索脉、屋漏脉、虾游脉、雀啄脉。
只因这七种脉象都代表着病人病情的凶险,因此又称作七死脉。
雀啄脉主脾气已绝,但在苏砚看来,却不止如此,他前世在许多心脏病病人身上摸到过这种脉象。
比如原发性或者继发性的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和房颤。
难道说病人内出血诱发已诱发出心血管并发症,这就是危险了。如此一来,医家至少要面对两个问题。
一是血脱危象,二是心痹之证。前者是原发病,后者却是失血过量伴发的心脏病。
心痹是标,出血是本,治病必求本。因此,当务之急的是解决内出血。
苏砚起身,扭头问站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苏砚宁馨儿》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