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三卷 风雨江南 李明睿密约偿夙债 薛国观检举邀头功(3/3)
头道:“一个面生的人到了江西会馆,还想教人不知道?一听说浙东口音,李大人便想到了你。”
吴伟业瞥见一个身穿獬豸补服的官员,带着一队兵丁朝这里走来,想必是都察院的风宪官巡视考场,登时冒出一身冷汗,那号官也不再多言,顺手将他案上的草稿拿了,揣入怀中,急忙离开。巡视的官员来到切近,看了看棚号,又翻捡了考卷的姓名籍贯,没有发觉不妥之处,才转身而去。
一连九天,三场考完,所有考卷都由外帘官糊名封存,收卷后,还要誊录、校对,再将誊录的考卷转交内帘官。其实阅卷不必等到开闱,举子第二场出场,便开始进卷。聚魁堂内,二十房官,公服上堂,相互一揖。在满堂红烛之中,两总裁与众人见过礼,居中南向落座,周延儒环视众人道:“这回春闱名士如云,诸位房官阅卷要格外用点儿心,才不负皇上重托,为朝廷网罗人才。”
何如宠说道:“我是荒疏已久,老眼昏花,实在不足做这个副主考,蒙皇上圣恩,首揆提携,勉力为之,全仗诸位相助。”
众位房官都知道这是例行的过场,嘴里打着哈哈,抽签分卷,各自带回本房评阅。优异的文卷上呈请总裁取中,谓之“荐卷”。不荐的卷子,叫做“不出房”,虽荐而未为主考官取中,称为“荐而不售”。荐卷多以头场的卷子为据,二、三两场的卷子虽亦可以“补荐”,但往往中额已满,挤不上榜了。其实只要主考官取中了,他人往往不会再有异议。李明睿将本房的考卷细细翻检,又将草稿与誊录的朱卷对阅了,确定是吴伟业的卷子无疑,小心揣在怀里,直奔正副主考的办事房。为避嫌疑,科考期间主考官例不独处,副主考何如宠身为辅臣,事事忍让首辅,怕自家碍事,借口巡视,整天躲到一旁吃茶睡觉,办事房内常常只有周延儒一人。
李明睿进来施礼道:“首辅,这篇文章绝佳,才华艳发,吐纳风流,学问博赡,藻思绮合,实在不可多得!”
“哦?是哪个名士的手笔?”
“出自太仓吴蕴玉的公子之手。”
“吴琨的公子,你可拿得准?”
“拿得准,卑职审核得仔细。确是吴伟业所为。”李明睿摸了摸怀中的那卷草稿,迟疑片刻,终于没有掏出。
“容我细看。”周延儒将考卷藏在抽屉中,李明睿告辞走了。不一会儿,进来一个五十多岁的老者,身穿七品鸂鶒补服,四顾无人,将一篇考卷呈上道:“这是南直隶陈大来的考卷,文才勃发,端的锦绣。”周延儒见是礼部郎中李继贞,点头道:“老先生请坐了说话。你当年是吴琨的开蒙师傅,如今他儿子正在闱中,听说他文章写得极好,你可辨识得?”
李继贞侧身坐了道:“元辅,卑职曾听吴琨说起过,他儿子的文风极像王文肃公,雄健峭拔。”
周延儒将一份考卷递与李继贞道:“此卷中有两处化用王介甫之文:‘因天下之力以生天下之财,收天下之财以供天下之费,自古治世,未尝以财不足为公患也,患在治财无其道尔。陛下欲以先王之正道胜天下流俗,故与天下流俗相为重轻。流俗权重,则天下之人流俗;陛下权重,则天下之人归陛下。权者与物相为重轻,虽千钧之物,所加损不过铢两而移。’倒也巧妙,与自家立论浑然天成。你看看可像是吴家千里驹的?”
李继贞仔细看了道:“确凿无疑。”
“待公议后填榜,将这两份考卷取为一、二名,以吴文压卷。”
李继贞长揖道:“如此取录,可称得人。”
二月十四日夜里,公议草榜,预备明日填写张贴。名次排定,众考官多无异议,只有房官倪元璐力争将张溥拔在首位、陈子龙列入高等,周延儒沉吟道:“若论文章笃实,当以张溥为最。可他身为复社首领,名气太盛,稍挫其锋,细加琢磨才会成大器。为国求人,切不可只看重一时的名次,萧何、魏征也不是状元郎出身,依然是千古名相。再说朝廷取材当自有法度,不可一味取阿士林,不然天下的读书人都会以复社为进退,朝廷威福何在?东林之祸不远,当深以为戒呀!”
“若不为朝廷所用,读书做什么?那陈子龙的文章出语狂傲,这样的人更该多磨练几回才是。”何如宠气咻咻的,倪元璐不敢再争。
下载【看书助手APP】官网:www.kanshuzhushou.org 无广告、全部免费!
不想错过《崇祯皇帝》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