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 575 章(1/2)
相距不足百里,骑快马还,两个时辰之内必定能到。
为护主母周全,亲卫队人马虽少,却也派出了先遣前去打探消息。
不多时,突然有快马从前头匆匆赶至,众人定睛一看,却是自己人,不觉有些不好。
果然,那人近前来,焦急地说道,“契丹人竟在下游渡了河!如今兵分两路,一路朝着咱们开过来,应该是奔着咱们有歧沟关而去,另一路人马,看那模样儿竟是往易州去的!”
众人一听,皆大惊失色。
娘亦是一呆。
不由自主的,众人便将所有的目光都投向了她。
娘低头想了想,吩咐道,“我与曹副仪、并五郎(叙郎)等人万万不能落于辽人之手……你们速想法子,先找个地儿让我们避一避。然后你们兵分两路,一往歧沟关去报信,另一路,快马赶去易州城……契丹人虽来势汹汹,却到底负有辎重,不如你们快马轻骑……”
众人顿时有了主心骨。
当下,亲卫们四处勘寻,情急之中竟在地势低洼处寻得一座破落的庙宇。
娘连忙带着人过去了,先是除下了身上的软甲,又换上寻常百姓的衣裳。只是……她想了想,又对亲卫说道,“此处藏不得许多人,且也不能教看到咱们的马。索性你们将马儿带走,若能避过辽人,便再来此时接回我们……”
几个被指派去报信的亲卫们匆匆牵马离去。
待那几个亲卫离去之后,娘又围着破庙转了几圈,摇了摇头。
“咱们不能躲在这儿!”她对留下来陪伴保护自己的亲卫们说道,“咱们行了这一路,就只这么一处能藏人的地儿……辽人霸占我汉土久矣,岂会不知此处!此番他们兵贵神速而来,定想在路上掳些百姓,以刺探歧沟关的军情……所以说,这个破庙,他们是一定会来的!”
那几个亲卫面面相觑,既觉得主母说得在理儿,又觉得不知如何是好。
“咱们走!”娘很快就做出决定,“咱们得躲到距离这儿不远不近的地方……既不能被辽兵发现,又不能走得太远,免得咱们的人回来找时,找我们不到。”
那几个亲卫点点头,再次左右查验了,便引着娘一众人等沿着破庙后头的小坡,走到了草木密林深处。
此处草木颇深,容易藏身,而且伏于草丛中,也很好观察。
亲卫们过来替娘与叙郎等选好了地儿,教她们伏在草丛里,然后又扯了些草叶子盖在她们的头上,然后也隐匿在了一旁。
曹氏嫌亲卫们选的地儿阻挡了她的视线,便往旁边挪了挪。
而娘也害怕叙郎出事,更怕若运气不好真被辽人给被一窝端了怎么办……
想了想,她又把躲在一旁的亲卫给叫了下来,非让人把叙郎挪到了一个距离她十几丈远的一处低洼地,又叫个亲卫陪着叙郎一块儿躲在地洼地里,身上盖了不少的草叶,再叫众人将方才踩踏过的痕迹尽数消除……
忙好了这一切,娘已经隐约听到了自远处传来的些许异动。
她连忙静下心来,屏着呼吸一动也不敢动。
伏在草地里的感觉很不好受。
因为总有爬来爬去的各种小虫子……
娘闭了眼,索性不去看。
这一闭眼,耳朵就更灵敏了……很快,她就听到了马蹄得儿得儿的声音由远而近。
再过一会儿,她甚至能听到几个辽人正在相互大声说话。
辽人受汉文化影响颇深,所以辽人也大多数都是讲汉语的,只是会稍微带上一点儿地方口音,但只要听上一会儿,就能清他们说的是什么。
娘便听到他们说:
“咱们没走错道儿吧?要说想抓个宋军探子难,也就罢了,怎么一路上,连半个百姓也没见着?好歹也抓几个,让我们兄弟交交差啊!”
“嘘,这儿有个破庙,咱们进去看看有没有人躲在里头……”
第四百七十一章遇险(下)
那几个辽军探子进破庙搜查了一番,自然是什么也没发现。
一人道,“你们瞧,后山草木旺盛……这些日子以前,咱们兄弟已经好久都没有好好吃过一顿饱了,不如上后山看看,若能捉个山鸡什么的,填填肚子也好……”
有人低咕了几句,也不知在说些什么。
然后就有人哄堂大笑了起来。
那几人果然朝后山走来。
娘心里一沉,顿时如系上了一块大石头似的,很是紧张。
那几人说说笑笑地过来,还不时用手里的兵器戳一戳的草丛。
“老子去放下水。”有人咕哝了一声以后,竟朝着娘这边来了!
娘的一颗心儿顿时提到了嗓子眼。
她闭着眼,完全不敢看。
那人悉悉索索地过来,过了一会儿……就传来了哗哗流水的声音!
娘自是又惊又怒!
可在这个要命的时候,她也不敢动也不出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那时明月照宋城》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