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 574 章(1/2)
,但田骁还是听从了她的劝告虽无须藏兵,却很有必要藏粮。
小小的歧沟关内,田骁下令,命军士们日以继夜的掏地洞,甚至还挖了出了一条直通易水河畔的地道。其中一部分的军粮,被田骁以精英队伍于半夜秘密渡江,给送到了曹彬手里。
可是……
四月十八日,曹彬兵败,退回固安,涿州彻底失守。
四月二十日,辽主遣军进攻固安,又命耶律休哥自涿州南攻,至幽州东五十里,准备大举反攻。
田骁得知战报,不敢怠慢,再命人继续送粮。
四月二十四日,战报再传。契丹军围固安,统军使耶律颇德先登,城遂破。曹彬、米信两军合兵一处,向涿州而进,准备与辽军决一死战。
田骁闻讯大怒,娘不明就理,后来问了亲卫,才知这其中的原故:
歧沟关与涿州隔江相望,曹彬丢了涿州,竟不顾藏于歧沟关内的州三万兵马与粮草,居然不往歧沟关来,反而要退往固安、新城去?
说白了,固安、新城以北是辽人的地盘;易水之西的歧沟关却是宋人的地盘。到了这个时候,曹彬居然还想着以兵众之势,再夺固安、新城?
娘简直觉得不能理解。
可是,她也没有更好的办法。
在接下来的几天里,关于曹彬兵败的消息接二连三地传来,歧沟关内一片愁云惨雾。
田骁几乎夜不能寐……
五月初一,军中来了急报,曹彬命田骁速速出关迎接大军与随军的涿州百姓等人。
田骁不敢怠慢,先命探子过河侦查情况,然后又在易水上游截了河流,让河水断流露出了河床,可供大军及百姓徒步过河。
五月初二夜里,战败的宋军自新城、固安逃往易水之畔……
田骁命军士接应了,他则领兵候在一旁,将追赶而至的契丹兵士处理掉。
不料,自东边儿撤下来的军士、百姓等越来越多,小小的歧沟关,哪里装得下数十万之众?
田骁立刻命傅思金领了二万人马去了临近的易州,他则整编了曹彬手下撤退回来的散兵游将,连同之前剩下一万州兵将,整合出三万人,一部分守在易水河畔继续营救败兵与逃难的百姓,另一部分人则负责将后来的投靠过来的人马送往傅思金攻下来的易州城。
霎时间,歧沟关乱成了一团粥。
但就在这时,潘美部也传来了令人震惊的消息!
官家本命潘美攻下了云州、应州、寰州、朔州之后,便要护送四州百姓转移至内地;但主帅潘美与监军王贪恋军功,不顾大将杨业的反对,执意行军雁门北川……但最终,做为援军的王毁约,大将杨业与他的儿子在雁门关激战至死……
杨业一死,潘美立即弃了城,带领兵马与四州百姓逃回了内地。
而潘美与田重进本就是互助守望之师,田重进虽勇猛,但分了一半兵马给了儿子田骁……饶是主将再勇,奈何手下无兵,以区区万余人马,又如何能与重新夺回了云州、应州、寰州、朔州的契丹人一较高下?
据说田重进在阵前朝着幽州的方向放声大哭!
跟着,他修书一封给儿子田骁,说会弃了蔚州与飞狐,退回易水之畔;又让田骁赶安排人护送家小与百姓退回关内……
当田骁收到父亲的书信时,已是五月初三这一日了。
不巧的是,初二夜里下了一场大雨……
之前曹彬部从东边退回,靠的就是田骁让人去河道上游截了水,百姓与兵将们才能自河道而步行过河。
如今下了整整一夜的雨,岂是人力可以干预河道控水的?
于是,田骁紧急命人搭了浮桥,继续接应后头的百姓与将士。
此时大约已到了最后一批人马,据说这批人马过后,便是曹彬本部,以及追赶宋军的契丹大将耶律休哥了!
田骁火冒三丈,着白袍战甲骑马立于易水河畔,誓要与耶律休哥一决高下!
但曹彬却再一次令田骁感到了失望……
五月初三当天夜里,曹彬、米信等人居然弃军奔马而走!
三军主帅,大敌当前竟然不顾部下的安危,领着亲卫自个儿逃了???
刚收到这个消息的时候,田骁就被气得吐了一口鲜血!
而曹彬一逃,数万宋兵望风而窜,兼之又后有辽军追赶,前有易水阻拦……不及逃脱者,互相踩踏、溺死河中者不计其数!
曹彬米信虽然逃了,幸亏还有大将李继宣与李霸图二人,他们率部力战,将契丹军追兵堵在了后头。河岸这边早已着急上火的田骁连忙又命人接应……总算将剩下的十之一二军民安全渡了过来……
第四百七十章遇险(上)
娘原本呆在歧沟关内,跟着守军一块儿安置从新城、固安逃回来的百姓。突然亲卫找到她,告诉她说,奉郎君之命,要立刻送她去易州,家主田重进如今也正往易州赶。
娘只犹豫了一会儿,就收拾了一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那时明月照宋城》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