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四十一章 地下避难所(三)(1/2)
在避难所里,饮用水变得极其宝贵。¢鸿*特¢晓.说\王· `追,蕞!薪/璋\结?每天,每个人只能领取到一小杯水,大约二百毫升,勉强维持生命。原来,距离黑木里市十公里外的雾里乡水库因为上游水质受到严重污染,经检测发现核辐射超标,已经无法再作为饮用水源了。
为了应对这一紧急情况,市政府迅速采取了行动。一方面,他们派遣专业小组前往偏远山区,寻找新的清洁水源;另一方面,对避难所内的居民实施了严格的饮用水定量分配制度。
然而,经过一周艰苦的搜寻和检测,结果却令人失望。大多数水源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无法饮用。
人们常说,人可以一周不吃东西勉强存活,但缺水却难以支撑超过三天。好在避难所设在阴冷的地铁站内,大家的活动量有限,加上环境湿度较高,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口干舌燥的痛苦。但缺乏饮用水的现实,还是让人们的情绪逐渐焦躁起来。
“现在别说吃得饱不饱了,连水都快没得喝了。”有人抱怨道,“十天半个月不洗澡或许还能忍,但没水喝,我半天都受不了。如果市政府不能解决这个问题,还不如让我们早点离开这个鬼地方。”
“是啊,”另一个人补充道,语气中充满了绝望,“前几天我们还担心会被饿死或困死在这里,现在看来,我们更有可能被渴死。!比/奇-中¢文¨王· ?最-鑫¢章/结?更~新~筷_渴死,那可比任何一种死法都痛苦啊。”
“你们听说了吗?外面的地铁口原先还有人把守,现在直接用铁门封死了。”有人提出了一个令人不安的猜测。
“我觉得不太可能,”有人试图分析政府的用意,“政府可能是担心我们半夜会试图强行闯出去,所以才加固了出口的大门。”
“现在用铁门关得那么严实,还有谁能出去呢?”有人无奈地感叹。
“不管用什么门,就算有人守着,我们也走不出去。”另一个人叹息道。“只能等死了。”悲观情绪在人群中悄然蔓延。
在暗无天日的地下避难所中,人们失去了对白天和黑夜的感知。他们的生活,除了那点微不足道的食物和饮用水外,几乎没有任何色彩和希望。恐惧、绝望和不安的情绪不断在人群中传播,每个人都仿佛在等待命运的最终裁决。在这片昏暗的空间里,人们只能闭上眼睛,让疲惫的心灵得到片刻的休憩,除此之外,似乎再没有其他可以寄托的事情。
然而,志愿者们却与这里的多数人截然不同。他们依旧保持着不屈不挠的活力,忙碌的身影在各个角落穿梭。?嗖`飕+小·税¢旺. \无,错_内¢容,对他们而言,时间是珍贵的资源,而非无意义的流逝。在这片压抑的环境中,能够忙碌反而成了一种奢侈的幸福,远胜于无尽的等待与沉寂。
“有谁知道外面的世界现在怎么样了?”一个声音在沉闷的空气中响起,带着焦虑与无助。
“我的手机已经一个多月没有收到家人的消息了,真想知道他们现在过得好不好。”另一个人回应道,语气中满是牵挂。
“别提手机了,就算有信号,我这手机的电量也早就耗尽了。”又一个声音无奈地说。
“你的家人还能联系上吗?”有人关切地问。
“从战争开始,我就失去了他们的消息。刚开始还能拨通电话,虽然无人接听,但至少知道电话还能打通。可现在,拨出去只听到对方已停机的提示,心里真是焦急万分。这里又不允许出去,他们的安危,我根本无法得知,想都不敢往坏处想……”说话人的声音哽咽了。
“我也是,我儿子带着孙子在战争爆发前去了外地旅游,到现在都没有任何消息。我真担心他们旅游的地方也遭到了不幸……”一个年迈的声音颤抖着说。眼中充满了担忧。
“听说全国很多地方都遭到了轰炸,这个话题太沉重了,我们还是别讨论了,免得让大家心里更不安。”有人试图换个话题,减轻这份压抑感。
……
时间在这里仿佛失去了意义,他们日复一日地生活在暗淡的地底,与外界隔绝,每一刻都像是无尽的折磨。这个所谓的避难所,更像是一个人间炼狱,每个人都经历着难以言说的痛苦和折磨。
当分发饮用水的时间到了,几个戴着口罩的年轻志愿者抬着沉重的铁桶走了进来。躺在地上或坐在地上的人们,一看到他们,脸上勉强挤出一丝僵硬的笑容,尽管那笑容显得无力。
领头的志愿者走在最前面,后面紧跟着两队人,每队两人抬着一个铁皮桶,一名领头志愿者手持塑料勺子,小心翼翼地从水桶中舀出一勺清澈的水,轻轻倒入排队等待者的碗中,然后继续前行,为下一位提供帮助。
“小伙子,能不能行行好,再多给我一点?我渴得连站起来的力气都没有了。”一个虚弱的声音从角落传来,伴随着酸臭的气息。一个衣衫褴褛、面容憔悴的人蜷缩在墙边,双手颤抖着伸向领头志愿者,眼中满是渴求。尽管光线昏暗,仍能看出他身上的污垢和那双干瘪、脏兮兮的手。志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文明下的梦魇》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