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96章 天师府中拜龙虎,论道辩机惊四座(3/4)
是为了体悟天道、追求超脱。这少年却把格物首接等同于探究自然规律,并说这就是理解“道”的途径?这说法…闻所未闻!
张天师清澈的目光中却掠过一丝异彩,他缓缓开口:“善信此言,倒是新奇。依你之见,这格物所得之理,便是‘道’?”
“是道的一部分,最基础、最实在的那部分!”朱顽肯定地说,他想起前世学过的那些定律,“就像…就像水往低处流,这是水之‘性’,也是水之‘道’。琢磨明白了这个‘理’,我们就能开沟挖渠,引水灌溉,或者筑坝蓄水,利用水势。这不就是明白了‘道’,然后顺应‘道’而为吗?”他努力用最朴素的例子来解释。
“荒谬!”另一位年长的道官忍不住驳斥,“道乃玄之又玄,众妙之门!岂是开沟挖渠这等匠作之术所能窥探?此乃舍本逐末!”
朱顽也不怵,反而激起了几分倔强:“道长此言差矣!道若不存于这天地万物之间,那它存于何处?难道只在虚无缥缈的冥想之中?若连这眼前最寻常的‘物’之理都弄不明白,又如何去理解更高深的‘玄妙’?开沟挖渠是匠作之术,但明白了水流之理,顺势而为,让万物为我所用,这不正是‘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体现吗?这不就是天人合一的起点吗?” 他首接把《道德经》搬了出来,虽然有点断章取义,但道理似乎也讲得通。
“天人合一的起点?”张天师轻声重复了一句,眼中异彩更浓。他抬手止住了还想反驳的那位道官,饶有兴致地看着朱顽:“善信见解,别开生面。那你如何看待这‘天人感应’之说?如星象示警,天象关乎人事?”
这个问题更敏感了。朱顽心里一咯噔,这弄不好可是妖言惑众。但他想到自己穿越者的身份,想到那些所谓预言,再想到深涧隐修提到张邋遢追求“天人合一”,他心一横,决定再抛点猛的。
他斟酌着词句:“星象运转,自有其恒常轨迹,如同日月东升西落一般,是天地运行的自然之道。它们离我们亿万里之遥,其光芒流转,自有其规律。若说星象变化能预示人间祸福…嗯…”他顿了顿,看到张天师和几位道官都紧紧盯着他,“晚辈觉得,或许…或许不是星象主动示警,而是人间发生了大事,其‘气’或‘势’的变动,在某种玄奥的层面,与那浩瀚星空的某种运行规律产生了…嗯…产生了难以言喻的呼应?如同投石入水,水波荡漾,虽相隔甚远,却能感受到那震动?这或许更接近‘天人感应’的真意?至于具体如何呼应,如何解读,便是玄门高士的大学问了,晚辈不敢妄言。”
他这番话,既没有完全否定天人感应,又引入了能量波动、规律呼应这种接近现代物理场的模糊概念,把自己摘得干干净净,把难题抛给了玄门高士。堂下顿时响起一片低低的议论声。这说法太新奇了!既承认了天人感应的存在,又试图用规律呼应来解释,跳出了传统的上天警示框架。
张天师抚须不语,目光深邃,似乎在仔细琢磨朱顽的话。过了片刻,他才缓缓道:“善信心思奇巧,虽言语稚嫩,未能尽述大道玄奥,然此格物致理、规律呼应之说,确也发人深省。道在蝼蚁,在稊稗,在瓦甓,在屎溺。万物皆蕴道,此言不虚。你能从寻常物事中窥见道理,己属难得。”
能得到当代天师一句“发人深省”、“己属难得”的评价,堂下的道官们看朱顽的眼神都变了,多了几分真正的重视和惊奇。
朱顽心中一喜,知道有门儿了。他忍着痛,恭敬道:“天师真人谬赞了。晚辈这点粗浅念头,在您面前班门弄斧了。只是…只是晚辈这身伤,还有寻找张真人之事…” 他适时地把话题拉了回来。
张天师的目光再次落到朱顽怀中的包裹上,似乎能感受到里面那株灵草散发的微弱生机。他沉默片刻,才道:“张邋遢道友,行踪飘忽,神游物外,便是贫道,亦不知其确切所在。”
朱顽的心沉了下去。
“不过…”张天师话锋一转,眼中带着一丝追忆和神往,“张道友所求,乃‘天人合一’之极致。其晚年曾言,欲寻‘混沌初开之地’,体悟那天地未分、阴阳未判、万物未形之时的本源真意,以期堪破最后玄关。此等境界,己非我等凡俗所能揣度。”
混沌初开之地?
朱顽愣住了。这地名听着就玄乎!这上哪儿找去?这线索不等于没说吗?
看着朱顽茫然中带着失望的神色,张天师似乎有些不忍,又道:“大道无形,生育天地。混沌初开,清浊始分。水为至柔,亦为至刚,乃生养万物之源。道友或可往那水天相接、元气混蒙之处寻访一二,或有机缘。” 他这话说得更加玄妙,但也稍微具体了一点——水天相接、元气混蒙之处?
朱顽咀嚼着这几个字,虽然还是觉得虚无缥缈,但总比“混沌初开之地”好理解点。他挣扎着想起身行礼道谢:“多谢天师真人指点迷津!晚辈…晚辈铭记于心!”
“善信且慢。”张天师抬手虚按,示意他不必起身。他看了一眼侍立在旁的监院玉枢子。玉枢子会意,转身从旁边一个紫檀木匣中取出一个白玉瓶,恭敬地奉到张天师面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大明:娘娘管管你家老朱》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