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代言情 > 话说,一将功成万骨枯 > 第 63 章:青史留痕
下载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 63 章:青史留痕(1/1)

目录
好书推荐:

萧临渊走的那天,京城下着小雨,像极了他初入军营时的天气。-兰,兰′闻,血^ -耕_歆¢嶵^快\安王正站在北疆的祭坛前,手中的赤色长剑突然发出悲鸣,剑穗无风自动,他望着南方的雨云,突然明白了什么,泪水混着雨水滑落。

祭坛里的符号最终被证实是上古先民的狩猎图腾,与血影阁无关。安王带着队伍返程时,沿途的百姓都在雨中跪拜,他们不知道帝王为何落泪,只知道这雨里,藏着一位老人的故事。

镇国将军府的葡萄藤下,石桌上还放着那杯凉透的茶,木雕被小心地摆在窗台上,阳光透过雨帘照在上面,七个孩子的笑脸仿佛活了过来。安王走进书房,看见萧临渊的案头摊着一张纸,上面用苍劲的笔迹写着:“所谓英雄,不过是做了该做的事。”

三个月后,江南的茶馆里,赵凛捧着萧临渊的遗书,老泪纵横。`0_0/暁\说′惘¨ ?冕^肺·跃/犊+皇后轻轻拍着他的背,窗外的雨打在荷叶上,发出沙沙的响,像极了当年坤宁宫的雨声,只是这一次,没有血与火,只有岁月的温柔。

宁王在书馆里增设了“英烈传”,将萧临渊、赵凛、南宫羽以及所有牺牲者的故事,一笔一划地抄录下来,供世人传阅。有个穿粗布衣裳的孩童指着书上的独臂将军画像,问先生:“他疼吗?”先生摸着孩子的头,笑着说:“疼,但他知道,疼过之后,会有更多人不疼。”

西域的安宁塔下,牧民们建起了一座小小的衣冠冢,里面埋着萧临渊的半截断剑、赵凛的一片龙袍碎片和南宫羽的一把折扇。每年清明,都会有人来这里献花,有白发苍苍的老者,也有牙牙学语的孩童,他们或许不知道墓中人的名字,却知道自己能安稳生活,是因为有人曾负重前行。.E-Z~晓\说+旺* ?追*蕞·欣_蟑*結·

安王执政的第三十年,天下太平,百姓安居乐业。他在一次南巡时,特意去了当年的坤宁宫遗址,那里早已种满了庄稼,金黄的稻穗在风中摇曳,像极了当年萧临渊剑上的火焰。

一个老农正在田埂上歇脚,看见安王,笑着打招呼:“陛下,今年的收成好啊!”安王走过去,和他一起坐在田埂上,像朋友一样聊着天。老农说:“我爷爷当年说,这里以前是个可怕的地方,后来来了几个英雄,把坏人都打跑了,才有了我们今天的好日子。”

安王望着眼前的稻田,轻声说:“他们不是英雄,只是做了该做的事。”

老农笑了:“那也是大英雄。”他从怀里掏出一个小小的木雕,正是当年西域牧民送来的那个,“我孙子天天拿着它玩,说长大了也要做英雄。”

安王看着木雕,突然明白了萧临渊那句话的意思。所谓英雄,从来不是高高在上的符号,而是融入百姓生活的记忆,是父母讲给孩子的故事,是田埂上的一声赞叹,是书馆里的一页记载。

回京后,安王下旨,在全国各地修建“安宁祠”,不必宏伟,只求朴素,里面不供奉牌位,只陈列着那些平凡英雄的故事,供后人瞻仰。第一个安宁祠就建在镇国将军府的旧址上,里面最显眼的位置,放着那个小小的木雕,木雕前的香炉里,常年燃着淡淡的香。

又过了很多年,安王也老了,他把帝位传给了自己的儿子,像当年赵凛那样,去了江南,在赵凛开的茶馆旁,也开了一家小小的店铺,卖着孩子们喜欢的木雕。

有一天,一个白发苍苍的老者走进店里,看着那些木雕,突然笑了。安王抬头,认出那是宁王,他的书馆早已传遍天下,成为了天下人向往的地方。

“还记得当年的孔明灯吗?”宁王笑着问。

安王也笑了:“记得,飞得可高了。”

两人望着窗外的雨,像当年萧临渊、赵凛和南宫羽那样,久久不语。

雨还在下,江南的雨总是这么缠绵。但这雨里,再也没有了血与火的记忆,只有岁月的静好,和那些永远留在青史里的名字,以及他们用生命守护的,万家灯火。

一将功成万骨枯,或许是宿命。但总有一些人,用自己的枯骨,铺就了一条通往和平的路,让后来者能够踏着他们的足迹,走向更光明的未来。

这,或许就是他们存在的意义。

不想错过《话说,一将功成万骨枯》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

放弃 立即下载
书页 目录
阅读推荐: 宿命之环 帝国之刃 今天开始当城主 诸天窃贼 长生修仙:我能用族人的气血加点 大奥术师她今天赚钱了吗 这本小说很健康 我在星际炼丹封神 人道大圣 斗破:家祖玄帝萧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