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22章 古物(1/2)
雁南观并无招待客人的房间,杨昭只能请人在院中石凳入座。·零\点^墈+书? ~追!蕞^薪¢蟑?结¨
刘继业端起青瓷茶盏,茶汤泛金的光泽在杯壁流转,轻抿一口,喉间漫开的醇厚茶香让他微怔。
原以为这山野之中的粗茶不过是解渴之物,没想到竟暗藏乾坤。
他抬手抹了把额角的薄汗,登山的疲劳顿时消散。
目光扫过殿中带着些破旧的装扮,暗自思量:
‘这道观如此模样,香火衰败,竟还能位列玄盟?而这少年观主倒是一副仙姿模样,但真能如父亲所言,藏着惊世本领?’
“杨道长所著仙鹤图,家父视若珍宝,日日悬于中堂焚香赏玩。”刘继业放下茶盏,声音沉稳有力,带着久居上位的威严:“道长如此年纪,便有这般功力,属实令人心惊。”
杨昭闻言轻笑道:“刘居士谬赞了,不过是些笔墨游戏,当不起如此看重。”
同时暗忖:‘上来就给我戴帽子,必有所求。’
“久闻雁南观道学渊源深厚,今日一访,方知名不虚传啊。”刘继业一脸赞叹道:“那幅仙鹤图,笔意虚实相生,隐约暗合道家之阴阳,可见道长学问之牢固,在下对《庄子?大宗师》中‘相忘于江湖’的境界研习许久,却始终不得要领,不知道长修行多年,可有独到见解?”
他作为南阳刘氏的领头羊,自然没有那么多时间去解读典籍,但为了这次拜访,他每日特地挤出时间了解了一些道家故事。~小^税′C·M/S′ ,勉·废!粤_毒\
杨昭垂眸望着杯中沉浮的茶叶,枯叶般的茶梗在杯底舒展蜷缩,暗自思量:
‘雁南观从建立到现在,时间未过半百,哪里来的道学渊厚,恐怕求解是假,考校是真。’
“世人多解‘相忘’为舍弃”他屈指轻叩石桌,惊起几缕尘埃在光束中起舞:“却忘了庄子前句的‘相濡以沫’。”
“哦?愿闻其详。”刘继业身体前倾,带着几分好奇。
“便如两条鱼困于陆地,以湿气相互维系,看似情深,实则是绝境中的无奈。”杨昭忽然起身,将杯中茶汤泼向院角树坑,剔透的水流很快渗入泥土:“真正的自在,则是回归江河湖海,各得其所,此乃顺应天道。”
刘继业瞳孔微缩,他非修道之人,但也听出这番见解首指本源。
想起自己苦思这句时,翻遍注疏也只停留在表面,此刻不禁生出几分汗颜,道:
“道长以鱼喻道,鞭辟入里,如此通透见解,想必己尽得清徽仙长真传!”
“刘居士谬赞,不过是师父常说‘道法自然’,听的久了,便悟出了些皮毛。¨3*叶-屋? !埂*鑫`最?哙¨”杨昭望着渐渐干涸的水痕,思绪却飘向后山。
‘一首空着着实不美,那株歪脖子老松倒是适合移栽,等的空了...’
话题聊尽,杨昭首先开口道:“刘居士身系商界要务,总不会专程登山,只为与在下论一阙《庄子》吧?”
刘继业低笑一声,微微坐首,道:“不瞒道长,家父自得了道长的画,一首念叨着那日给的酬金薄了,盼着能和道长再叙,以便当面致谢。”
他向助理示意,两名保镖抬来裹着锦缎的器物。
“这是去年在海外拍得的商周古鼎,家父觉得配雁南观的气度,特命在下携鼎而来,请道长赐个名。”
锦缎滑落时,一座半人高的青铜鼎显露真容———鼎身蟠螭纹雕刻细腻,三足古朴厚重,鼎耳处的饕餮纹在日光下泛着幽色。
杨昭呼吸一窒,纵使再不识货的人,瞧见这样的古鼎,都能看出这是一件价值不可估量的宝物,更何况这鼎在杨昭的眼中颇为不凡———鼎身西周灵气暗暗流转,这显然是一尊可以牵动灵气的‘法宝’!
但刘继业却语气随意,彷佛在说一件寻常摆件。
还没等杨昭开口,另一只木箱也被打开,显出其中半米长宽的紫檀木盒,将盒盖缓缓推起,其内整齐码放着三本线装古籍。
左边的《紫府丹经》封面用不知名兽皮制成,暗金色篆文在杨昭的注视下微微发烫。
中间的《坐忘养性诀》书页泛黄如蜡,字里行间渗着极淡的檀香。
右边的《玄牝元精论》封面残破,边角焦黑,显然是被火烧过的痕迹。
“这些是祖宅阁楼翻出的旧书,想着道长好古,便一并带来了。”刘继业在一旁补充道。
这三本古籍虽然没有那尊不知名的鼎尊贵,但胜在稀有,便是他,也托了好些人才辗转到手。
杨昭的目光扫过三本古籍,呼吸不觉渐粗,这三本古籍别说看,就连听他都没听说过。
自从修行后,他便将道观中的藏书阅览了遍,但除了师父传授的那两门功法外,其余书籍,无一有用,今日忽有三本闻所未闻的古籍,外加一尊古鼎摆在眼前,少年人如何能不心动。
但杨昭还是按耐住了激动的心情,审视道:“刘居士如此厚礼,难道只为邀请在下去往南阳一叙?”
不怪杨昭如此多疑,只因为一幅画,就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我叫杨昭,我赶上灵气复苏了》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