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18章 回归校园生活(2/2)
。
后世的信息洪流让他比谁都清醒:在这个风起云涌的大时代,个体不过是裹挟其中的微尘。
九八洪水、国企改制、互联网萌芽、房价起飞……时代的浪潮即将汹涌澎湃,个人命运在其中沉浮。
一个柏林青年论坛大奖,在历史的维度上,连一朵小浪花都算不上。
他能做的,还是抓紧自己手头大事——考研。
图书馆成了他的第二个家。
前世作为一个学渣,这简首就是折磨。
厚厚的中外电影史、艰深的导演理论、晦涩的哲学美学著作堆满了桌子。
伯格曼的冷峻、塔可夫斯基的诗意、黑泽明的宏大、费里尼的荒诞……大师们的世界深邃如海。
他也只能是埋头苦干了,好在原身脑子好使,唉,新脑子好使啊!
他不再仅仅带着“找答案”的目的去看,而是沉下心来,尝试去理解镜头背后的思想,剪辑节奏中的情绪,光影构图里的哲学。
王教授偶尔会踱到他身后,看他做的拉片笔记,也不说话,只是微微点头或轻轻摇头。
累了,他就望向窗外。
操场上有表演系的学生在晨功,声音嘹亮;美术系的学生背着画板匆匆走过;96级的黄小明、赵微他们似乎接了个合拍的广告,在校园一角拍摄,被一群同学围观着。
一切都充满了生机和可能性。
林东收回目光,低头继续在笔记本上写下:“爱森斯坦‘杂耍蒙太奇’的核心在于冲突性组接产生的**新意义**,而非简单的视觉刺激……”
他脑中偶尔也会闪过那些后世的“新闻”:天价片酬、流量为王、资本狂欢、票房神话与扑街惨案……那些光怪陆离的景象与眼前宁静专注的校园,与伯格曼黑白影像中关于信仰与存在的拷问,形成了荒诞而强烈的对比。
他甩甩头,把这些杂念驱散。
那些是未来,或许是无法避免的洪流。
但现在,他只想把根扎得更深一点,在这片尚且纯粹的电影土壤里,汲取足够的养分。
考研,是眼下最踏实的路。
晨跑,是保持清醒的锚。
不想错过《开局复活张国荣》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