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12章 出发柏林(2/2)
大的黑眼圈,但精神却异常亢奋。
电影节的气氛己经相当浓厚。
巨大的海报张贴在街头巷尾,各种语言的电影人、记者、影迷穿梭不息。
放映场馆外排起长队。空气中弥漫着咖啡、香烟和一种名为“艺术”的独特荷尔蒙。
青年论坛单元的放映被安排在一个中型放映厅。
放映前,有一个简短的入围导演见面会,当林东和王守明、黄勃、翻译小陈走进那个挤满了各国电影人、记者的房间时,林东感到了前所未有的紧张。
黄勃更是紧张得同手同脚。
主持人用英语介绍着入围影片和导演。
当念到“《Buried》,导演:Lin Dong,中国,北京电影学院”时,稀稀拉拉的掌声响起,更多的是好奇和审视的目光。
林东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镇定,用磕磕绊绊、带着口音的英语做了简短到不能再简短的自我介绍和影片背景介绍,全靠小陈及时补漏。
黄勃则完全成了背景板,只会僵硬地微笑点头。
就在见面会快结束时,门口传来一阵小小的骚动,几个身影在工作人员的引导下走了进来,为首的一人,瞬间吸引了全场的目光。
他穿着一身剪裁极其合体的深色西装,没有打领带,随意地敞着领口,身姿挺拔如松。
眉宇间却带着一丝挥之不去的忧郁和超越性别的独特魅力。
他的出现,仿佛自带柔光滤镜,让略显嘈杂的房间瞬间安静了几分。
张国荣!
林东的心脏猛地一缩,几乎停止了跳动,大脑一片空白!真的是他!
风华绝代的哥哥!他怎么会在这里?
旁边的小陈低声快速解释:
“林导,那是本届柏林电影节主竞赛单元的评委之一,Leslie g(张国荣先生)!
他好像是对青年论坛单元比较关注,过来看看新人。”
张国荣并没有过多停留,只是微笑着向众人点头致意,目光温和地扫过房间里的年轻导演们,带着一种前辈对后辈的鼓励。
他的眼神清澈,气质沉静,与银幕上或风流倜傥或忧郁深情的形象都不同,是一种洗尽铅华后的从容与优雅。
他就那样静静地站在门口,像一颗温润的明珠,散发着柔和却不容忽视的光芒。
林东感觉自己的呼吸都变得小心翼翼,生怕惊扰了这份美好。
他脑子里只有一个疯狂的念头:
合影!要签名!
然而,冰冷的现实瞬间浇灭了他的冲动。
1998年!没有智能手机!
没有数码相机!他随身携带的,只有父亲给的那支钢笔和一个普通胶卷相机(还是跟张铁军借的,胶卷金贵,要省着拍电影节重要场景)。
众目睽睽之下,冲上去找国际评委、天皇巨星要合影签名?
这太唐突,太不专业了!
而且,王教授那冷飕飕的目光己经扫了过来,带着警告的意味——别丢人!
林东只能死死攥着拳头,指甲深深掐进掌心,用尽全身力气抑制住冲过去的欲望。
他的目光追随着那个身影,想把这一刻深深地刻在脑海里,
哥哥似乎也感受到了这边过于炽热的目光,视线不经意地扫了过来,与林东的目光在空中短暂交汇。
那眼神温和,带着一丝询问和善意的好奇。
林东的心跳得更快了,脸涨得通红,却只能僵硬地、极其轻微地点了下头。
张国荣似乎也微微颔首,嘴角勾起一个温和的笑意,随即在工作人员的陪同下转身离开了。
人走了,巨大的满足感和更巨大的遗憾交织在一起。
满足于亲眼见到了风华正盛的偶像,遗憾于连一句问候、一个签名都无法得到。
更深的,是一股难以言喻的惋惜和心痛如潮水般涌上心头——
只有他知道,眼前这位温润如玉、星光熠熠的传奇,生命只剩下最后的五年。
那场注定的悲剧,像一个沉重的阴影,瞬间压过了见到偶像的狂喜。
他多想做点什么,哪怕只是提醒一句注意身体……
但是转念一想,都是同一个圈子,未必没希望
“林东!发什么呆!”王守明教授低沉的声音把他拉回现实,
“准备一下,马上要放我们的片子了!打起精神来!”
林东猛地回过神,深吸一口柏林冰冷而带着尘埃味的空气。
追星的悸动和历史的遗憾被强行压下。
现在,不是感伤的时候。
寒流中的柏林,星光璀璨。而他林东的星光之路,将从眼前这个放映厅里,那束穿透黑暗的放映机灯光开始。
不想错过《开局复活张国荣》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