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 72章 兰屿租界(1/2)
《伦巴条约》的签订,如同一场剧烈的地震,震动了整个南新大陆,也让北方的巨人——新大陆联邦,无法再保持沉默。?j\i~n¢j^i?a`n,g`b~o`o/k,.\c!o+m¢
条约的内容,特别是割让兰屿半岛和治外法权的条款,严重触动了联邦一首以来奉行的“门罗主义”的敏感神经。他们绝不允许任何一个旧大陆的强权,在他们的“后院”建立军事据点。
然而,当联邦的决策者们聚集在白色的椭圆办公室,讨论如何应对时,却陷入了两难的境地。
一方面,大夏帝国的行为,无疑是对联邦权威的公然挑战。如果坐视不理,那么联邦在南新大陆的威信将一落千丈,那些小国也可能会有样学样,倒向东方。
但另一方面,要进行军事干预,他们又心存忌惮。“大白舰队”展现出的恐怖战力,让他们不得不重新评估大夏帝国的海军实力。尤其是那艘如同海上要塞般的“帝国”号,联邦海军现役的战列舰,没有一艘有把握能在一对一的对决中战胜它。更何况,这还仅仅是一支访问舰队。天知道大夏帝国在本土,还隐藏着多少这样的海上巨兽。
就在联邦高层争论不休之际,一封来自天京的,由皇帝王铭亲笔签署的国书,递交到了联邦总统的手中。
国书的措辞,极为巧妙。王铭首先对“发生在伦巴共和国的不幸事件”表示愤慨,强调大夏帝国的行动,完全是出于“保护本国公民生命财产安全”的“最低限度自卫”,并无意挑战任何国家在该地区的“传统利益”。
接着,王铭话锋一转,宣布为了“不给友好的联邦带来不必要的困扰”,在圆满完成对伦巴共和国的访问后,“大白舰队”将继续其全球航行,不会在南新大陆海域久留。!q\d?h~b_s¢.!c?o,m\
同时,为了更好地履行《伦巴条约》中“保护侨民”和“维护航道安全”的责任,大夏帝国将组建一支小规模的“南新大陆常驻舰队”,进驻兰屿半岛。
当联邦的将军们看到这支舰队的配置清单时,都不由得松了一口气,甚至感到了一丝被“尊重”的意味。
这支舰队的配置,可谓是“用心良苦”。
旗舰,是一艘“明州”号“州级”战列舰。这是大夏帝国上一代的老式无畏级战列舰,虽然也经过了现代化改装,但无论是吨位、火力还是装甲,都远远无法与“帝国”号相提并论,其战斗力,甚至不如联邦现役的“科罗拉多”级战列舰。
护航的,是两艘“郡级”重巡洋舰,两艘“县级”轻型巡洋舰,和西艘“乡级”驱逐舰。这些,也同样是大夏帝国海军中己经退居二线的老旧舰艇。
“他们在向我们示好。”联邦的海军作战部长,指着清单说道,“他们用这支舰队告诉我们,他们只是想在南新大陆有个落脚点,保护他们的侨民,而不是要和我们争夺区域霸权。这支舰队的力量,足以震慑伦巴这样的小国,但对我们,构不成实质性的威胁。”
“这是一个很聪明的策略。”内阁总理点点头,“他们用雷霆手段打服了伦巴,拿到了他们想要的战略支点。然后又主动放低姿态,给了我们一个台阶下。如果我们再揪着不放,就显得我们小题大做,反而会在国际上失分。”
最终,联邦做出了决定。他们对大夏帝国的“炮舰外交”行为,进行了“强烈”的口头抗议和“严正”的谴责。但在实际行动上,却默认了大夏帝国在兰屿半岛的存在。*l¨u,o,l-a¢x¢s-w,.?c*o?m*
当然,默认不代表放任。
一道命令,也从联邦的首都发出。联邦海军,将组建一支新的“南西大洋舰队”,常驻其在北新大陆最南端的“地海岛”海军基地。这支舰队的配置也极具针对性:两艘新锐的“田纳西”级战列舰,西艘重巡洋舰,和八艘新锐驱逐舰。
其目的不言而喻:一,监视大夏帝国在兰屿的舰队动向。二,向整个南新大陆的国家宣告,谁,才是这片区域真正的主人。
一场大国间的博弈,以一种心照不宣的默契,暂时告一段落。
而在兰屿半岛,大夏帝国的建设计划,己经如火如荼地展开。
皇帝王铭的旨意下达:原驻伦巴共和国大使李博,因其在危机中表现出的勇气与担当,被任命为兰屿租界首任总督,全权负责租界的行政与民生。原使馆武官张萧上校,则被任命为兰屿驻军司令,负责组建并指挥一支由当地侨民组成的,编制为八千人的“兰屿守备旅”。
这支守备旅的武器装备,全部由帝国从本土运来,清一色的现役制式装备。侨民们,特别是那些在冲突中受过屈辱的年轻人,报名参军的热情空前高涨。他们渴望用自己的双手,握紧武器,保卫自己的家园和亲人。
大白舰队再次踏上旅途前往西大陆——白洲。
不久之后,那支“老旧”的南新大陆舰队,在首任司令,原“明州”号舰长任鹏少将的率领下,抵达了兰屿。
当“明州”号战列舰那依旧雄伟的身姿,驶入被命名为“兰屿港”的军港时,整个兰屿半岛,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朕的帝国,朕说了算》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