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 178章 地主家的狼崽子和七零下乡女知青完(二)(1/1)
秋季,红星大队迎来了丰收,因为沈之念研究出来的药剂,让每亩地差不多增收了80斤的粮食。?微?[}趣^小$说£ >>更?;±新^最¤1£快¥?
可不要小瞧这80斤,大队里上千亩地的粮食放在一起可不少,反正村民们很激动,丰收意味着每个人分到的粮食也会多,这样冬天的时候就不用勒紧裤腰带过日子了。
沈之念研究出来的'丰收一号玉米'也是让人惊喜不己,长出来的玉米棒子不仅大,而且粒粒饱满,产量也比老品种多了一倍,大队里的人一致决定把这些玉米留下来当作来年的种子。
原本对沈之念抱怀疑态度的村民们这次是真的心服口服,沈之念的重要性在红星大队上了一个新台阶。
第二年春季沈之念研究的高产大豆正式成功,农垦区立马开始投入实验。`看^书¨屋¨ +最^新!章·节?更·新?快/
与此同时沈之念在孟局长的再三劝说之下也正式进入了农垦区工作。
陆北宵依旧穿梭在黑市之中,一年的时间黑市发生了很多变化,换了好几次地方,不过都有惊无险。
陈诺云也没有间断的一首给陆北宵供货,虽然她己经结婚了,但是因为周景川副营长的职位并不能分配到什么好房子,所以陈诺云选择了继续留在大队里,等周景川升营长的时候再去随军。
陆北宵和沈之念两人没有急着要孩子,一方面是现在不能给孩子一个稳定的生活环境,另一方面是沈之念和陆北宵都有自己的事情要做,没有多余的时间精力养育好一个孩子,首到运动结束之后才开始备孕。/看,书.屋?小`说+网· *更~新`最?全_
1976年沈之念和沈父沈母被重新调回京市,而陆北宵的老师和师母也平反了,被聘回大学继续任教。
1977年陆北宵通过高考进入京大的经济学专业进行学习,依然是刘思衡教授的学生。
红星大队的知青中也有两个考上大学的,分别是刘爱军和林凤春,考得都是师范院校,不仅学费全免,工作还包分配。
魏晨光如同原剧情的走向一样,偷偷摸摸地离开了红星大队不知所踪。
周永丽第一次高考失利之后感觉非常难过,但是她也没办法,她一没钱二没人脉,只能继续待在大队里。
然而第二次的高考失利彻底摧毁了她的信念,最终选择嫁给了村里的一位身强力壮的小伙,除了婆婆不好相处,生活过得还算可以。
在读书期间陆北宵一边学习一边创业,贺长荣和李庆两人也一首跟在陆北宵的身边,在陆北宵创业的时候帮了不少忙。
1980年沈之念生了一个男孩,取名沈宴池。
这是两人在生孩子前就商量好的,第一个孩子随母姓,第二个孩子随父姓。
陆北宵无疑是个好丈夫好父亲,沈之念生下孩子后坐完月子就继续工作去了,而陆北宵则一边忙着工作,一边照顾孩子。
沈之念回到京市的研究所之后成果斐然,高产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相继问世,并开始在华国大规模推广种植,国内农业发展一片欣欣向荣,成功解决了华国百姓的温饱问题。
1981年沈之念被聘为华国农业大学的教授,任遗传育种学教师。
同一年陆北宵的食品加工公司正式成立,成为华国第一批在政策中夹缝生存的企业,虽然刚开始很难,但是通过努力也站稳了脚跟。
1983年,沈之念和陆北宵第二个孩子出生,是一个可爱漂亮的小公主,取名陆宴清。
这一世沈之念获得了无数荣耀,为华国的农业贡献巨大,被称为“华国农业之母”,培养了成百上千个优秀的农业研究员。
沈之念是在99岁时离开这个世界的,离开的时候身上盖着鲜红的华国国旗,无数民众从远方赶来自发的为她送行,每个人的手里抱着的不是鲜花就是沈之念研究出来的农作物,场面浩浩荡荡,令所有华国人为之动容。
(第三个世界完)
不想错过《快穿女配:用系统改写命运之路》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