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50章完(1/4)
闻言,苏念麟朝那处望去,只见身着藕粉色短袄的少女从一侧跑上台,甫一站定,台后走出一名身着绛蓝色棉袍的中年人,手中举着三根细长木棍,朝上望去,木棍的一头各顶一只瓷盘。?3/8+看+书-网¢ \无.错_内-容?
瞧到此处,苏念麟心中了然,“大约是快到元日,这德胜楼的东家请了杂耍班子前来表演,宛宛可要去瞧瞧,正好我也有些饿了。”
话音刚落,江妤便瞧见台上的少女,接过那中年人手中的木棍,不消片刻那木棍顶端的瓷盘便开始转动,台下围观的众人顿时发出阵阵叫好声。
瞧着那少女不停地做着些难度颇大的动作,手中的瓷盘依然稳稳在木棍之上不停转动,江妤万分惊讶,飞快转头,哪知苏念麟正贴在自己耳边,不留神嘴唇轻触他的脸庞。
唇间传来微凉的触感,江妤顿时一惊,呆在原地,愣愣地望着苏念麟,眸中含着一抹水光,瞧得苏念麟心中微动,目光注视着江妤嫣红的唇瓣,呼吸逐渐放轻,仿佛怕惊了江妤。
就在两人双唇触碰之际,楼下响起急促的鼓点声,将二人惊醒,江妤瞧着苏念麟近在咫尺的俊脸,顿时满脸通红,想从他的怀中退出,可自己如今身在屋檐之上,顿时飞快埋首苏念麟怀中。
他垂眸望着怀中少女,她整个人都藏在斗篷之中,见此苏念麟不由发出一声轻笑,随即带着她从屋檐上落下。
抬手探入斗篷中,温热的手掌寻到江妤的手,从她指缝挤入,与她十指相扣,牵着她挤过人群,往德胜楼走去,人海穿行,大约过了半盏茶的时间,两人终是立在德胜楼门前。
门口迎宾的小二瞧见二人飞快迎了上来,“二位贵客许久未来,可还是老样子,二楼雅座?”
苏念麟眸光落在江妤身上,瞧着她圆润的眸子一瞬不瞬地盯着那不远处的杂耍台子,暗自好笑,“二楼哪个位置瞧那杂耍比较清晰?”
“您随我来,刚巧那桌的客人刚走。”闻言,小二目光扫过江妤,心中了然,当即面上堆满笑容冲着苏念麟道。
引着二人往楼上走去,不多时便将二人带到临窗的座位,“二位贵客,此处便是观赏杂耍的最佳位置,您二位瞧瞧,要上些什么菜?”
闻言,苏念麟侧头望向江妤,刚要问她要吃些什么,哪知她刚落座便扒着窗户朝楼下望去,果然如那小二所言,那杂耍台子正对着这窗子。
瞧着她看入神的模样,苏念麟摇了摇头,随意点了几样江妤爱吃的菜便招呼小二离开。
他随手取过桌上的茶壶,倒了一杯热茶放到江妤手边。
【作者有话要说】
“耍牙”是一种具有独特风格的中国传统艺术,主要流行于浙江省宁海县,是宁海平调表演中的一种特殊技艺。这种艺术形式被广泛认为是东方的“变脸”艺术,与川剧中的“变脸”并称为“西脸东牙”。
“耍牙”的表演者通常需要将多达十颗的野猪獠牙含在口中,通过舌头、牙齿和气流的辅助,使牙齿在口中进行快速弹吐、刺进鼻孔、上下左右歙动等动作。在进行这些动作的同时,表演者还需要保持唱、做、念、打等传统戏曲表演形式,因此对表演者的技巧和口腔控制能力要求极高。
“耍牙”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清末,由宁海地区的艺人独创,逐渐发展成为宁海平调的一种标志性表演特技。¢v!7`x`s-w′.+c,o?m/它在传统的基础上不断改进和发展,从原来的六颗牙发展到现在最多可达十颗牙的表演形式,极大地丰富了宁海平调的艺术表现力。
此外,“耍牙”不仅是一种表演技艺,也是一种文化传承。2006年,“宁海平调·耍牙”被正式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显示了其在中国文化中的重要地位和价值。
以上科普来自百度
第87章 小情侣的小把戏
不多时, 小二便端着吃食从楼下赶来,东坡肉的香味扑鼻而来,江妤闻着香味不舍的从窗外收回视线。
只见那瓷白的碗中盛着一块色如玛瑙, 红的透亮的东坡肉,瞧着肥瘦相间,热气腾腾。江妤目光随着那小二的动作, 不停转动。
苏念麟瞧着她这般模样, 轻笑出声, 抬手取过她身前的瓷碗, 夹起一块色泽晶莹的东坡肉递到江妤身前。
见此,江妤眉眼一弯,冲着苏念麟露出一抹甜笑, 随即取过筷子, 夹起一小块送入口中,那东坡肉入口即化,肥而不腻极其美味。
就在此时,楼下传来阵阵骚动, 江妤好奇起身,扑到窗前, 原是那耍牙的男子瞧着自己的观众被德胜楼的杂耍班子抢走, 心中憋闷便想与那杂耍打擂。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千金探案手札》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