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53章完(1/3)
他们之前在京城的时候浮躁的恨不得天天内乱,连斩了好几个试图闹事的校尉也无济于事,后来让高伏义带那些刺儿头离开京城讨贼剿匪消耗精力才好些。~e~z?k/s,w·.?n~e^t*
发泄精力治标不治本,一旦消停下来该闹事还是闹事,不然昨天也不会把吕奉先气成那样。
他留意了,昨天闹事的其实还是先一步离京的那些兵,和他们同行的那些虽然也在看热闹但是都注意着分寸,打起来的时候没有起哄还记得拉架。
明显精气神儿都和那些暴躁易怒的家伙不一样。
小张将军虚心求教,“为什么只说说话就能让兵丁安稳下来?又没给他们发钱。”
“你掉钱眼里算了。”荀晔瞥了他一眼,然后煞有其事的说道,“暴躁易怒是生病的前兆,用说话的方式治疗叫话疗。这不,效果很不错吧。”
张辽惊叹不已,“你们中原人就是厉害。”
荀晔矜持的点点头,“也就一般般啦。”
最擅长话聊的不是他们中原人,而是东北老乡。现在东北那旮旯不归他们管,等将来有机会打到那儿再看看这个年代的东北人有没有进化成后世的模样。
俩人凑到一起就没安静过,这会儿也是边说边比划,主要是小荀政委给小张将军分享话疗小技巧。
带兵打仗多掌握点技能没坏处,如今并州的高级将领中就他们俩能说会道,不指望他们还能指望吕大将军和高闷葫芦?
得了吧,不如从底下挑出些政委苗子来培训。
过几天这三人都要带兵离开晋阳,他种地得闲可以让留守晋阳的兵马试试三三制战术。不行就算了,一旦能行战斗力能倍增。
虽然他们麾下都是精锐,但也不能只靠这些精锐,并州内部不稳还八面受敌,怎么小心都不为过。
……
自关东诸侯开始内乱,背井离乡的百姓越来越多。
东郡太守桥瑁被杀,兖州刺史提拔亲信王肱接管东郡,但是兖州并没有因此安稳下来。
兖州没有州牧,按理说应是刺史一家独大,可刺史刘岱除了治所东平国和刚到手的东郡外其他几郡一个都指挥不动。
山阳太守袁遗是袁绍的堂兄,济阴太守袁叙是袁绍的堂弟,陈留太守张邈和济北相鲍信和袁绍关系好是天下皆知的事情,若有冲突这四郡无论如何都会向着袁绍。
泰山太守应劭和任城相郑遂不像张邈和鲍信那样和袁绍好的天下皆知,但是私底下来往也不少,没有意外的话也会以袁绍马首是瞻。′1-3\3,t·x_t..?c/o.m′
兖州一共八个郡国,其中六个都向着袁绍,刘刺史的心情可想而知。
偏偏刘岱本人和袁绍表面关系也特别好,袁本初去渤海之前甚至把家眷都留在东平国拜托好友刘岱照看。
天下人都眼睁睁看着,就算兖州已经快成了袁绍的兖州刘岱也不能表露出任何不满,不然就会从英名远扬的贤才变成背信弃义的小人。
袁绍远在冀州,刚刚拿下冀州至少要小半年来整顿州内郡县无暇顾及别处。刘岱明面上不能和袁绍闹翻,但是私下里却依旧为彻底掌控整个兖州而努力。
他是兖州刺史,兖州本来就该归他管,现在弄得政令不出东平算什么道理,天子已经被架空他堂堂兖州刺史也要被架空?
不行!不妥!不可以!
刘刺史心里憋屈的很,攻杀桥瑁固然因为桥瑁那老东西眼睛长在头顶上嘴巴还不会说人话,但是更重要的是他要借此机会将东郡握在手里。
先拿下东郡,然后再慢慢蚕食其他郡县,最后将兖州变成真正属于他的兖州。
计划的很好,万万没想到他提拔上来的东郡太守王肱太拉胯,饭喂到嘴边他都没本事吃。
韩馥退位让贤,新上任的州牧袁绍新官上任三把火要剿灭贼匪保境安民。
冀州哪儿有贼匪?太行山里随处可见的黑山贼。
然而黑山贼也不是吓大的,新上任的官想立威他们黑山军也想立威。
黑山首领张燕是灵帝任命的平难中郎将,冀州牧袁绍却是威逼利诱硬抢来的州牧之位,谁才是名不正言不顺的那一位自不必说。
向来是朝廷亲自任命州牧,没听说过哪个州牧把印绶让出去就算完事儿。要是州牧的变更那么容易,天下各州的豪杰都能直接明抢,那样还要朝廷干什么?
立威?立他爷爷个腿儿!
在首领张燕的授意之下,黑山各部贼首兴兵十余万攻打邺城所在的魏郡,直接打了袁绍个措手不及。
黑山贼人多势众,所到之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三国]明君养成计划》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