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十四章 抵达马赛(1/2)
科曼对文科生的印象,按照美国议员的说法就是,如果中国留学生想来这里学莎士比亚和《联邦党人文集》,这是他们需要来美国学习东西。.2!芭!看.书¢王* ?勉?废′岳?独.他们不需要来美国学习量子计算和人工智能”。
连美国那种暴发户都知道,文科生的真实价值,科曼怎么会不知道,如果说文科生就是脱离了文盲状态的人,可能是有些过分。
但文科和理工科相比,除了交学费是最大的价值之外,其他方面都不能比。
“我们国家缺乏学者和技术工人么?”德拉贡上将现在也知道,从人力上面来说法国在这一次大战的损失并不严重,开局就让德国人给秒了,两百万军队都在战俘营,可在战俘营又不是死了,属于可恢复损伤。
“要是把目光放在本土的话,那肯定是不缺,但要把海外省算上的话,有一个很大的缺口。”科曼提醒德拉贡上将,北非的阿尔及利亚还在,在很多法国人的眼中,这是法国本土在地中海的自然延伸。
现在阿尔及利亚有一千万人,其中法国移民有一百多万,加之已经同化的一部分当地居民,满打满算也不到二百万,剩下的八百万阿尔及利亚阿拉伯人以及柏柏尔人,现阶段法国的人才储备想要把这些人拉到一个水平在线够用么?肯定是不够。山叶屋 耕辛醉全
填补这八百万人的教育和培训须求,法国就需要额外培养足够的人才,送到阿尔及利亚去风险。
科曼不是悲观,他觉得凑不齐足够奉献的法国人,就算是从现在开始培养,也需要几年时间才会出成果,至于会不会有足够的人才去北非,那又是一个问题,那么就剩下一个办法,从战败国抢。
抢夺熟练的学者、老师、技术工人,法国就可以用战败国的人才无缝衔接,节省出来至少三四年的时间,这种事早落实早好。
“确实是这样。”德拉贡上将飒然一笑,“与其委屈自己,不如痛苦别人,这样确实可以节省大量的成本,但这就需要大量掠夺战败国的人才。”
“德意两国加起来一亿人呢,少一点什么教授、医生什么的根本不算大事。”科曼对轴心国一直都是发自内心的尊重,表示德意两国完全扛得住。
科曼带着弟弟散步的时候是走在前面,而和德拉贡上将一起散步的时候,则是并肩而行。
他就在撒丁岛停留两天,这也是为了了解当前的战局,而且他没有和戴高乐将军直接对话的资格,更适合作为一个倒果为因的执行者。^x¢7.0!0+t¢x?t′.,c-o`m′
当科曼再次出现在港口登船出发的时候,德拉贡上将也正在以法兰西第一集团军司令的名义和巴黎连络。
法国首都巴黎,解放的喧嚣已经慢慢散去,取而代之的是紧张的氛围,战争尚未结束,法兰西的复仇也才刚刚开始。
当前的最大问题就是重建法军,虽然还有大量的法军官兵在德国战俘营当中,但戴高乐以及民族解放委员会的军政要员都知道,一个国家的尊严并不是一两个演讲就能够拉回来的,法国战役中法军迅速战败是他们心中的一根刺。
在伦敦的时候,戴高乐和他的战友们清楚的感受到了寄人篱下是什么滋味,在数年的自由法国运动当中,到处寻求支持的艰辛,他们在也不愿意重温。
目前的法军主力来源有两个,来自于叙利亚的法兰西第一集团军,还有就是以非洲兵源混编的法兰西第二集团军。
至于刚刚解放的巴黎以及当初在敦刻尔克撤离到英国的部队,在规模上和这两支来自于法国本土之外的部队不能相比。
如果这样的情况维持到战争结束,宣称法国依靠自己的力量完成光复是站不住脚的,重建法军已经迫在眉睫,而当务之急就是,要把法共领导的游击队重新划归统一的指挥体系当中,好在经过和莫斯科的沟通,法共第一书记多列士已经出发回国。
结束了一场军事会议之后,疲惫的戴高乐返回了自己的家,手中还拿着撒丁岛发来的电报,妻子伊冯娜和几个孩子都在家中,对戴高乐的出现表现出雀跃,伊冯娜带着笑容走过来,“食物已经准备好了,不过不算丰盛。”
“配给制可能还要维持不短的时间。”戴高乐看到妻子和孩子心中一暖,放下手中的法兰西国事纲要,坐在了饭桌旁边。
“谁的文档。”伊冯娜比较好奇,戴高乐虽然为了光复全境废寝忘食,却很少把工作带回家。
“德拉贡将军。”戴高乐也觉得不妥,把文档从饭桌上拿开,准备在饭后在继续看上面说了什么。
“就是那个叙利亚的德拉贡么。”伊冯娜一听也想起来了,她听戴高乐提及过,“你说过德拉贡将军父子关系很奇特,他好象很重视这个孩子。”
“对,科曼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法兰西之父》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