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现代言情 > 苏联解体亲历记 > 第43章完结
下载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43章完结(1/2)

目录
好书推荐:

从这份纪要来看,当时只有雅科夫列夫和谢瓦尔德纳泽果敢地谴责了尼娜的这篇文章。,E*Z.暁?说?惘. ~已`发*布!嶵,欣_璋?踕~葛罗米柯甚至试图为它辩解,说这是对媒介中出现的“种种诬蔑”的回应。不过,所有发言的人都赞成政治局首先必须步调一致,同心同德;为了党的团结,要在党报上发表有说服力的文章来驳斥尼娜的这封“信”。从当时的会议记录来看,利加乔夫要么未出席会议,要么未发言。

1988年4月5日,《真理报》刊登了一篇未署名文章(实际上是雅科夫列夫写的),执行了政治局做出的决定,文中对安德烈耶娃信中的观点一一驳斥。几天后,《苏维埃俄罗斯报》被迫在头版为发表该文表示道歉。

戈尔巴乔夫重新确立了主导地位,但观察家们却不敢保证他是否能够控制即将召开的苏共大会。1941年斯大林曾召开过一次这样的大会,之后就再也没有举行过。斯大林死后,党代会每五年举行一次。尽管依照党的章程,中央委员会只要需要就可随时召开这样的大会,但当时还不清楚这样的大会究竟能有多大的权威。+第¢一^墈-书_枉^ ~免+费·粤^黩,

戈尔巴乔夫打算举行苏共大会主要有两个原因:其一是为了通过一个更加权威性的决议,以支持他的改革观点,因为中央委员会的赞同还不够权威;其二是为了改组中央委员会。他1987年1月在中央委员会的会议上曾提出要召开一次苏共大会,但这个建议直到6月全会时才得以通过。这表明即便是召开这样的大会也有人从中作梗。

一旦改革进入政治领域,中央委员会里的争论就会达到白热化的程度,戈尔巴乔夫很少能在这种情况下如愿以偿。要使改革实现它的民主化目标,戈尔巴乔夫要么有一个惟命是从的中央委员会,要么想办法绕开党的所有机构。第十九次苏共大会首先就是一次这样的尝试。

当规定只有党代会才有权为中央委员会选举新成员时,戈尔巴乔夫就已经输掉了这场改组中央委员会的战斗。大会上他只能作些有限的变动,使候选人晋升为正式成员,至于从外面引进新成员则是不可能的。

不过情况又发生了一些变化。安德烈耶娃事件之后,亚历山大·亚科夫列夫悄悄地取代了利加乔夫的职位,负责意识形态工作。+墈,书¨君? .最¨芯*璋*结-庚,鑫.快,这样,才可能在他的督导下完成实质性的提议工作。1988年5月这些提议出台后,成了大会讨论的“议题”。

当这些议题公开发表时,我正在赫尔辛基准备就即将举行的两国首脑会谈向里根总统做情况简述。这时我收到了从莫斯科发来的关于大会议题的俄文文本,并返回旅馆去翻阅,相信这不是什么机密文件,可以带出去,不受什么限制。我当时以为这里面不会有什么令人意外的新东西,大致浏览一下,就足够简述时引用了。其内容很可能是罗列一些早已在中央委员会会议上以及在戈尔巴乔夫的讲话中讨论过的改革方案而已。

可等我翻开一看才发现情况不是这样,新内容比比皆是,我兴奋不已。我从未在一份共产党官方文件中看到对诸如保护公民权利、权力分散、司法独立、在证明有罪之前先作无罪假设等原则给予如此广泛的重视。

有些“议题”似乎是从美国宪法中翻译过来的。除了“社会主义”这个词外,文件与《共产党宣言》、甚至与《资本论》几乎没有一点联系。有关“社会主义”的那些苏联惯用提法也不见了。从某种程度而言,“议题”所谈论的更接近于欧洲的社会民主。

第二天上午,我在总统下榻的饭店的一个房间里向总统一行就莫斯科当前政治局势进行了汇报,这是我的工作。会谈房间的隔音效果由安全专家进行了专门处理,以防我们的谈话被偷听。我先简报了苏共大会将要讨论的“议题”。之后,我对总统说如果这一切都是真的,苏联将会以一个崭新的面目出现在世人面前。尽管这些“议题”离我们的民主标准还欠缺一些,但却蕴育着这个国家的自由的种子。如果言论、新闻、集会的自由得到了保障,如果多党选举和无记名投票得以进行,如果司法独立原则得到了合法的确立,那么我敢说共产党一党专政将会很快寿终正寝。

当然,制定这样的目标不等于马上就能实现——也许根本实现不了,但在官方文件中声明这些目标其本身就是向民主程序的建立迈了重要的一步。共产党官僚机构或许会抵制真正的变革,但拥有投票权的明达的公众有可能会施加强大的压力,推进变革。

有一点当时我还不知道,那就是戈尔巴乔夫还想走得更远。他曾为政治多元化以及修改宪法允许建立多党制施加过压力,但政治局否决了他的要求。据当时以观察家身份出席会议的阿尔卡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苏联解体亲历记》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

放弃 立即下载
书页 目录
阅读推荐: 宿命之环 帝国之刃 今天开始当城主 诸天窃贼 长生修仙:我能用族人的气血加点 大奥术师她今天赚钱了吗 这本小说很健康 我在星际炼丹封神 人道大圣 斗破:家祖玄帝萧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