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15章完结(1/2)
“被解决的民族问题”
由于共产党对帝国的控制是如此强大,以至于许多观察家们怀疑潜伏着的全国性紧张是否能动摇这一体制。·欣?完/本·鉮-占? ,免+沸,悦_渎.尽管这种紧张不时在这里或那里爆发,但强有力的专政支柱会防止帝国崩溃。
大约在1985年,苏联官方认为相对来说国籍问题是一个不很重要而且容易解决的问题。这一体制的政治领袖们相信,一个没有民族特征的“新苏维埃人”的时代就要到来,人民说的是俄语,但国籍却是“苏维埃”,这一新的类型将稳固地取代乌克兰入、拉脱维亚人、摩尔多瓦人、哈萨克人以及俄罗斯人。在他们服中,未来属于这一新的“国际”类型,即使有时出于策略考虑,不得不对恢复旧的民族文化的强烈要求作出一些让步,从而使这一进程比预想的时间要长,但是,当局仍有足够的手段去对付那些反抗历史潮流的幻想。
戈尔巴乔夫赞成这一观点。甚至在他就任总书记两年之后,在他已将改革描述为“革命性转变”之时,他仍满怀信心地写道:“苏联在人类文明史上(在防止民族冲突方面)是独一无二的例努力受到阻碍。*s^h-a.n,s.h!a+n?y¢q¨.~c!o¨www.在伊尔库茨克,一个比得克萨斯州稍大但人烟稀少的州府,如果没有党的首脑出席和首肯,决不会有一个苏联客人敢跨进我们招待会的大门。即使有时客人们被千方百计请进了宴会厅,他们也只有在党的高级官员到达、同我们干杯之后才敢吃东西或喝饮料。这不是说他们对自助餐不感兴趣,只要当地领导人答谢完我们的欢迎词并碰杯后,餐桌上的食品很快就被一扫而光。然而,他们都知道如何去服从政治权力。
第三章:火炬的传递
戈尔巴乔夫开始攀登一座山峰,他甚至看不见山顶。
——鲍里斯·叶利钦1989年
我在1985年仍然相信制度是可以改进的。
——米哈伊尔·戈尔巴乔夫1992年
计划的艰难、成功的不确定及执行的危险,都不亚于试图引进新的制度..
——马基雅维里1514年
1985年3月10日晚上,康斯坦丁·契尔年科去世。′w¨o!d^e?b~o-o!k/s_._c_o/m*苏联领导人的去世本应成为当天世界各地的头条新闻,但情况并非如此,苏联的新闻媒介并未中断它已安排好的节目。克里姆林宫的主人决定,在继任者选出前,不宣布契尔年科的死亡。政治局当晚开会做出了选择,并于次日召开党中央委员会紧急会议加以确认。飞机当夜从苏联各地起飞,载着党的首脑前往莫斯科参加秘密会议。一位资深政治局委员、乌克兰的共产党首脑弗拉基米尔·谢尔比茨基,要一直从加利福尼亚飞回去。他是唯一有幸在部分航程中乘坐美国空军飞机的政治局委员,美国空军飞机把他从旧金山送到纽约,一架苏联飞机被派到那里接他。
事实上,组织紧急运送谢尔比茨基一事,为我们在华盛顿提供了有关契尔年科去世的最初消息。契尔年科的健康状况很差,我们曾常听到有关他去世的谣传,但最后都证明是不可靠的。当时我在白宫的国家安全委员会负责有关苏联和欧洲事务,刚好在两天前,即3月8日,我给总统的国家安全助理写了一份备忘录,指出最新的传闻看来是可靠的,总统应该就届时是否去苏联参加葬礼一事做出决定。
丽贝卡和我当时正前往马里兰东海岸瓦依种植园内的阿斯彭学院会议中心,参加一个有关美苏关系的周末讨论会。我在星期天下午回到家,电话正响着。来电话的是马克·帕尔默,一位才华横溢、精力充沛的助理国务卿帮办,他负责苏联和东欧事务。他告诉我,我们接到请求,请我们帮助谢尔比茨基迅速返回莫斯科。我同意请求白宫授权空军把他送到纽约,在那里有一架苏联飞机接他,我们还就此事的明显含义进行了讨论。接着,我们两人都收拾行装匆忙前往莫斯科,参加又一个葬礼。
尽管有我们的帮助,但谢尔比茨基仍然到得太迟,没有参加那两次会议。哈萨克斯坦的共产党首脑丁穆哈迈德·库纳耶夫也没有及时赶到。这两位共产党保守派官员没有参加关键性会议一事,使人们后来推测,戈尔巴乔夫在政治局当选,是以5比4的微小优势战胜了莫斯科的共产党首脑维克多·格里申的。
这份有意思的报告是为苏联政策问题的专家写的,它很可能是不真实的。无论如何,戈尔巴乔夫本人和其他直接参加会议的人都否认这种说法。
问题并不在于所有政治局委员都坚定地支戈尔巴乔夫,而是在于,反对戈尔巴乔夫的人在3月10日的会议上没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苏联解体亲历记》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