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128章完结(1/2)
张居正的脑袋嗡嗡起来,这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3+5_k+a.n¨s+h+u-.′c′o!m¢一来,朱翊钧绝不会允准;二来,张居正最近总感觉身体状况欠佳。早在三年前,他就患上了异常严重的肛肠疾病。工作繁忙时,他会坐立不安,心慌意乱。其实肛肠疾病,贵在调养,只要有时间调养,并非大事。问题就在这里,张居正没有时间调养,所以疾病缠缠绵绵,不肯离他而去。
他对李太后说:“我只能尽力而为,至于辅佐到何时,就看天命吧。”
李太后对张居正这句话的理解是随性的,所以根本没往心里去。1580年初,张居正做内阁首辅已九年,按惯例考满加恩,张居正死活不同意。他向朱翊钧直抒胸臆:“人做事符合天理,心自然安,毫无歉恨,就是求仁而得仁也。可我最近审视自己的良知,发现还有不当之处,心上很不安,也就是说,我还未做到极致,未全身心地做事报君恩。在这种情况下,如何能加恩?倘若皇上加恩,那我更自责,我的良心会惩罚我。如果不加恩,我还能勉强心安,为国家心无旁骛地贡献力量。”
朱翊钧对张居正的胸臆大为叹服,他对身边的人说:“你们看看,居功非但不自傲,反而如此谦逊,张先生真是千古第一臣!”
加恩的事于是不了了之,张居正却抑郁起来。¨第,一`看+书~枉- ¢追?最\鑫?章_节¢其实事情明摆着,张居正真心不想让朱翊钧加恩于他,但他还有个私念,朱翊钧至少应该几次三番要下旨加恩。这就是人心,它不是知行不一,只是想在心上找到一片温暖。然而,朱翊钧没有给他温暖,反而就此作罢。
换作别人,必会气恼。张居正没有气恼,抑郁之后就是释然,这自然是心胸。但释然之后,一种不祥的预感涌上心头:皇上如此决定不加恩,是不是他内心深处根本就不想加恩?不想加恩,是不是对自己有了意见?
这念头一生,张居正立即紧张起来。功高震主、兔死狗烹、伴君伴虎……种种中国传统文化中最低劣的格言统统涌上心头。然而,这只是刹那一瞬,很快他就埋头文案工作了。
心事一旦产生,虽会忘记,但触景生情,马上会重新想起。1580年三月,张居正奉朱翊钧之命到天寿山拜谒。一天晚上,他和陪同去的申时行谈公事。\s.h′u?q·u?n′d_n¢s..^c,o·m-公事很快谈完,两人进入聊闲天模式,申时行感叹地说:“人死如灯灭,灰烬而已。”这句话大概是面对皇陵而发,但却一下戳中了张居正的心窝。
张居正长叹一声,很冲动地对申时行说:“我真想告老还乡,享受天伦之乐,在温暖幸福中归天。”
申时行大为惊骇,不是因为张居正想到死亡,而是自他认识张居正以来,就从未从张居正口中听到过这样消极的话。张居正的人生就是工作,他是台永动机,怎么会有私人感情?
“张阁老,您怎么……”
张居正从茫然中回过神来,淡淡一笑:“只是说说而已。”
一阵沉默。张居正恢复了严肃,若有所思地问道:“依你之见,政府现在效率如何?”
申时行脱口而出:“非常好,虽还有不足之处,但已不是大问题。考成法、一条鞭法都在逐步发挥作用。张阁老一心为国,真是忠诚可鉴日月。”
张居正不由得苦笑:“我想起几年前的夺情风波来,那时候很多人都恨我恨得要死。”
“腐儒只是这样。”
“也不可这样看,”张居正思虑一会儿,“孝顺父母是第一人性,若无这第一人性,此人恐非有良知之辈。但良知就是‘易’,就是变通,人应按现实随时改变观念。孝顺父母和忠君爱国之间,哪个紧迫就先做哪个,只要问心无愧。”
申时行知道,这是张居正多年来的人生观,从未改变过。出于良知,他认可这种人生观,但真要去做,他恐怕不能。因为人在世上,总会受别人意志和言语的制约,如果没有张居正那样强大的内心,根本就跳不出诽谤和议论的泥潭。
申时行正在思考哲学问题时,张居正冷不防地问他:“按你的看法,如今政府这架机器已开始正常运转,不必有人监管了吧?”
申时行皱起眉头,他不明白张居正这句问话的用意,与其费力琢磨对方的心思,倒不如实话实说来得痛快:“固然如此。但正如大船,虽运行能力正常,也在正轨上,却不能没有高明的舵手,否则船必倾覆。”
张居正陷入沉思,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帝王师:张居正》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