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现代言情 > 乾隆十三年((乾隆三部曲第一部 > 第37章完结
下载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37章完结(1/2)

目录
好书推荐:

为防止谷贱伤农,政府还多次提出敞开收购余粮的政策想法。~嗖~艘*小?税,枉? ·首\发+乾隆二年,陕西暂禁商贩,饬各州县“照依时价采买”;[23]三年,令山东、河南,贸易之余,再有余粮,地方官动支库帑,照时价籴买;[24]四年,江南为防价贱伤农、商民囤积及贩卖出境,请准“不必拘定数目”,照市价收买存仓(价昂即止)。[25]甘肃亦于元年、七年数度“不拘原数广买”余粮存仓储备。[26]

为此,清政府还提出鼓励生产,限制种植烟草等作物,禁酒[27],禁止遏籴,禁止囤积,开米禁,免粮税,以及完善粮价呈报制度和建立人口统计制度[28],一系列的政策措施。

到乾隆六年,随着清代第一次全国人口数字的造报,全国常平仓谷的存储数字也同时报送上来。[29]

图3 乾隆初年常平仓储数量

如果说雍正间全国实际储量不过一千数百万石,现在它已有了很大的增加,乾隆六年第一次统计,全国常平仓储数量达到三千一百七十万石,加上其他各类仓粮数百万石,估计较雍正年间已增加了二千万石。.秒!漳+结.暁!税¨罔? _更?欣,蕞¨全-这些数字仅是年终统计,并不能完全表示出一年中倒底有多少粮食出仓入仓(流量),而只表示着一年中仓粮出入所余的净值(存量),就好象我们仅从每年的年终人口统计中,是不可能了解到当年的净出生人口一样。赈粜的数量在乾隆初年更有了成倍的增加,仅以平粜而论,每年循例出陈易新,即须平粜仓粮三分之一以上(北方粜三余七,南方粜五余五)。这些表明,乾隆初短短几年时间之内仓储增加的成就,当已极为可观。如从分省情况来看,直隶乾隆二年七月只储一百四十万石,六年九月已有二百万石左右,与定额所差无几;山西元年正月常平无多,六年八月已储一百五十五万石,超过了以后的定额;广东在六年八月以前两年之中,积储几至三百万石;此外据不完全统计,甘肃、福建、湖北、四川、广西、江苏等省,在这一期间也都取得了很大的进展。[30]

除平粜外,这一时期用于赈济的粮食数量也很难统计。据时人说,从前只有重大灾害,才由政府加以赈恤,小灾则由民间互相调济,自己解决,从未有过“每岁赈恤之事”,[31]可见这一部分用粮也有显著的增加。特别是乾隆七—八年,发生了严重的灾荒。+j-i/n·c?h_e.n^g*h,b·g\c′.\c*o^m!乾隆七年,灾害主要发生在两江即江苏、安徽的北部诸府,政府动用本色仓米二百四十万石(另动用白银七百六十万两);[32]乾隆八年,灾荒发生在更多省份,据不完全统计,直隶共赈米一百五十余万石,[33]江西赈五十五万石。[34]这一情况造成了乾隆七、八两年全国仓储额的显著下降(统计数中乾隆八年数与七年数同,显悉照抄)。无疑,在这两年之中,仓粮有着远远超出年终统计升降幅度的大规模支出,它对于政府的增储计划,显然有不利影响。

乾隆初年,对于仓谷平粜,谕令“多减价值”;初定熟年每石照市价减银五分,歉岁减银一钱,令酌量再减。[35]平粜时一般定例北方粜三存七,南方粜五留五,原为出陈易新,以防霉变,亦使青黄不接之时,得以接济民间,著荒歉之时,减价多粜,勿拘粜三成例。[36]各省出借仓谷,秋后归还,向有每石加息一斗之例,著歉收之年,勿令加息。[37]对地方官不敢越额平粜,谕:“平粜仓谷已符额数之言,甚属不经,是岂保赤之心哉!且国家设常平社仓,所为何事?”[38]致使乾隆三年,已有今“输纳不益于前,而赈粜几倍于旧”的说法。[39]至于赈济饥馑灾伤,乾隆一朝更是“百计区划”,“一赈再赈,以安全之”,[40]常常不吝费用,破格蠲赈。如定赈灾日给每口米数,在“正赈”外增设“加赈”诸项,于旧例只赈秋灾外,增赈夏灾,谕:“如果应行赈济,即于常例之外,多用帑金,朕亦无所吝惜”。[41]州县散赈,旧例稽其田亩,给与农夫,改为阖属贫民,均行赈济。[42]并将前朝经常使用的银赈方式,多改为赈济实物米谷,谕:“此系朕本意”,督抚总以银米兼施为便,“此朕所不解”。[43]清代康熙年间,截漕二百四十万石,雍正年间约二百九十万石,而乾隆头二十二年,即已截漕一千三百余万石。[44]谕:“宁可国家多费帑金,不可使闾阎一夫失所”。[45]

由于这一系列原因,乾隆八年清廷曾一度命令停止增贮。但不久之后,采买、捐监以次恢复[46]。复谕:“务期多得米粮&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乾隆十三年((乾隆三部曲第一部》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

放弃 立即下载
书页 目录
阅读推荐: 宿命之环 帝国之刃 今天开始当城主 诸天窃贼 长生修仙:我能用族人的气血加点 大奥术师她今天赚钱了吗 这本小说很健康 我在星际炼丹封神 人道大圣 斗破:家祖玄帝萧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