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81章完结(1/2)
次年,宣太后去世,魏冉逃奔陶邑。+x.i!a/o~s′h¢u\o\h?u·.~c!o,m+
实事求是地说,范雎的这堂“洗脑”课,对外戚专权现状及危害的判断,未免有些言过其实、危言耸听。
——魏冉借攻伐之机谋取私利不假,但不应抹去他对秦国强盛做出的贡献,魏冉是功大于过的。对此,司马迁和司马光都做出了比较公正的评价。
司马迁认为:秦国“东益地、弱诸侯”,令列国纷纷西向稽首,应当归功于魏冉。但是,这么一个功勋卓著、权倾朝野的人,都难免毁于范雎的拨弄之辞,那些功劳不大、权势不高的“羁旅之臣”,岂不是更惨?地球人都知道,这里面掺杂了司马迁的个人感情,他是在借魏冉的不幸,哀叹自己的悲惨遭遇,也算是一种惺惺相惜。
司马光没有这样的思想包袱,他总结了魏冉的三大功绩:援立昭王、平定内乱、荐白起为将。可以说,魏冉不仅对秦国的强盛有贡献,对秦昭王本人,也有扶持的功劳。秦昭王仅凭范雎的一面之词,便废掉生母,将舅舅魏冉、华阳君,还有两个兄弟全部撵走,未免有点忘恩负义、不近人情。¢小^税!C`M`S_ .蕪′错¨内~容-范雎为一己私利,对外戚搞“大清洗”,将秦国的大权牢牢地掌握在自己的手里,难怪司马光说他是“倾危之士”。
——秦昭王的处境,与范雎所举证的那些“前车”有两大不同。
其一,外戚没有踹下秦昭王的想法。
宣太后、魏冉要是真想拿下秦昭王,当初赵军前脚一走,他们后脚就能踹。但是,他们并没有这样做,反而是把秦昭王的有力竞争者全部干掉!
宣太后是秦昭王的亲生母亲,魏冉是秦昭王的亲娘舅,这跟子之与燕王哙、李兑与赵武灵王、淖齿与齐闵王有本质的区别。
其二,外戚没有踹下秦昭王的实力。
细心的读者会发现一个很大的问题:按照范雎的说法,秦国的外戚专权极其严重,秦昭王已经到了命悬一线的地步,那为什么秦昭王轻而易举就把外戚给收拾了呢?既然全国都是外戚的爪牙,为什么魏冉没有抵抗就乖乖滚回陶邑?
唯一的可能是:经过范雎这几年来的“暗箱操作”,外戚势力已经大不如前,只能束手就擒。_k!a!n`s,h_u+a?p.p?.¨n`e?t?
政治斗争历来都是残酷而黑暗的!这些残酷而黑暗的斗争,也推动着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通过这次成功“洗牌”,秦昭王成了真正的舵手,秦国也将成为横扫天下的“推土机”!
从公元前270年开始,秦昭王按照范雎拟定的“远交近攻”策略,开始对紧邻的中原腹地频繁用兵。到公元前266年为止,秦国主要是对魏国用兵,先后夺取了怀、邢丘等地区。由于赵国位置偏北,“推土机”还推不过去,暂时逃过了一劫。
范雎做上宰相后,为了加快“推土机”施工作业的进度,立即积极准备一次大规模的征伐,这让首当其冲的魏国压力倍增。
为了打探虚实、寻求和解机会,魏安釐王在怀丘被攻占后不久,便派人出使秦国。魏国派出的使臣,偏偏就是范雎的“老领导”——须贾。
范雎这个人,除了谋略高、心眼多以外,最主要的是心胸狭隘,属于“睚眦必报”的那一类。“老领导”的到来,让范雎有了机会。但是,“两国交战,不斩来使”,如果范雎意气用事,把须贾抓来一刀咔嚓掉,那不是惹天下人耻笑吗?
一般来说,报仇的境界分三个等级:
——最低级的是报不了仇,自己生气,甚至突发心肌梗死而亡,比较出名的是《三国演义》里的周瑜。
——中间一级是成功报仇,彼此扯平,这种情况比较普遍。
——最高级的是变本加厉,让别人生不如死,范雎就属于这个境界。
范雎听说须贾已经到了秦国,立即官服一脱,换上便装,“敞衣间步”去拜见“老领导”。须贾看到范雎之后很惊讶:原来你小子没死啊!
须贾被范雎刻意打扮的行装所迷惑,误以为他是在秦国“政治避难”的“难民”,不禁产生一丝怜悯之心。须贾不仅留他吃饭,还送他一件粗布做的绨袍。
按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战国杀》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