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现代言情 > 战国杀 > 第34章完结
下载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34章完结(1/2)

目录
好书推荐:

首先,秦献公从新兴地主阶层中选拔官吏,让奴隶主与地主之间的斗争由街头的武斗转移到朝堂上的文斗,便于自己掌控态势。*E′Z?晓,税¨惘/ ?更·鑫`蕞-全,

其次,秦献公允许地主、自耕农从军,让他们有通过军功获取爵位的机会,也能堵住奴隶主的嘴。

从本质上说,秦献公现在采取的措施,跟迁都、“一国两制”一样,都是治标不治本的拖延战术。这种“和稀泥”的解决方式,只能在短时间内缓解两大利益集团的矛盾,问题并不能得到彻底的解决。

随着来自地主阶层的官员越来越多,没落的奴隶主阶层深感“政治蛋糕”被瓜分,两大集团的矛盾也由底层的混战升级到了上层的斗争,国家政治环境急剧恶化。

为了缓解两大集团的矛盾白热化,秦献公不得不另寻破局之法。

对于腐朽没落的旧贵族集团,秦献公一直下不了将他们“铲翻在地”的决心,这才有了两次“治标不治本”的“和稀泥”。/萝·拉+暁/说! _首.发^眼看国家的政治形势已经不可收拾,秦献公这次还能“和稀泥”吗?

国内矛盾无解的时候,就将视线转移到国外。——这是历代执政者屡试不爽的策略。

经过十多年的变革,秦国的经济实力、军事实力都有所增强,东面的魏国却在魏惠王的带领下走下坡路。秦献公认为,这正是收复失地的最佳时机!

收复失地,说起来冠冕堂皇,其实秦献公的本意是抢地盘,做大两个利益集团瓜分的“蛋糕”,无疑是缓解矛盾的特效药。

公元前367年,赵、韩联手将周天子的封邑一分为二,实行东、西周分治,这为秦献公出关提供了一个绝佳的借口。次年,迫不及待的秦惠公命令秦军高举“勤王”大旗,在洛阴大败韩、魏联军。两年后,秦军渡过黄河,在石门大败魏军。公元前362年,魏军又进攻魏国的少梁,生擒魏将公叔痤。

经历三次出关、渡河作战,秦国国内的视线被转移到对外军事行动中。另外,秦献公迅速将“收复”的失地分配给了奴隶主和地主。-6,腰?墈_书?枉\ ^冕_废-跃?黩!这样一来,两大利益集团激烈斗争的氛围得以平息,有效地缓解了急剧恶化的国内政治环境。

尽管秦献公多次采取巧妙的手段,缓解了新、旧两大利益集团的矛盾,但旧的利益集团不被彻底铲除,矛盾总有一天会激化,秦国也不可能走向真正的富强。

公元前362年,秦献公没有实现铲除旧利益集团的愿望,溘然长逝,将这个艰巨的任务留给了自己的继任者。是年,秦献公的儿子渠梁继位,是为秦孝公。

强国尚未成功,儿子仍须努力。

2 一心一意谋发展

秦孝公继位之初,便发出了一道饱含热泪的“求贤令”。

秦孝公的热泪,出自对秦国一百多年以来历史的回顾与反思。

春秋时期的秦穆公(公元前659年-公元前621年在位),平晋乱、伐西戎,“益国十二,开地千里”、“天子致伯,诸侯毕贺”,成为秦国有史以来最辉煌的顶点。

从公元前476年继位的秦厉公开始,经秦躁公、秦怀公、秦灵公、秦简公、秦惠公到秦出公,秦国陷入了漫长的黑暗与迷茫中。在这90年的历史长河里,秦国“国家内忧,未遑外事”,河西失守于魏,“丑莫大焉”。

公元前385年秦献公夺位成功,“镇抚边境,徙治栎阳”,秦国终于迎来了希望的曙光。遗憾的是,秦献公尚未完成“复穆公故地”的远大志向,便撒手人寰。

秦孝公的热泪,还出自对秦国现时国际环境的冷眼观察。

公元前362年的秦国,面临的是韩、赵、魏、楚、燕、齐六大强国,淮、泗之间还有十几个小国。当此之时,秦国的西面和北面是广袤戈壁、蛮荒之地,东面被魏国沿洛水筑造的长城阻隔,南面有楚国以巴、黔中等蛮夷组成的“人墙”。

除了地理位置的孤立,秦国还饱受各家诸侯在外交上的歧视与排挤。在中原各国看来,受传统文化熏陶较少的秦国是个另类,与“普世价值观”相距甚远。意识形态的差异,导致各国“皆以夷翟遇秦,摈斥之,不得与中国之会盟”。

我本将心向明月,明月何曾瞅一眼。此情此景,怎能不让秦孝公“英雄泪满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战国杀》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

放弃 立即下载
书页 目录
阅读推荐: 宿命之环 帝国之刃 今天开始当城主 诸天窃贼 长生修仙:我能用族人的气血加点 大奥术师她今天赚钱了吗 这本小说很健康 我在星际炼丹封神 人道大圣 斗破:家祖玄帝萧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