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21章完结(1/2)
面对声势浩大的韩、赵联军,正处夺嗣内乱的魏国危在旦夕。,萝+拉?暁¢税? .勉^沸¢跃_黩-
由于魏国的夺嗣内乱发生得很突然,为了捕捉稍纵即逝的战机,韩、赵两国在尚未对善后问题进行充分磋商情况下迅速出兵。原本强大的魏军无心迎战,让韩、赵联军进展得异常顺利,眼看魏国的灭亡指日可待,韩、赵两国在如何处理魏国的问题上却发生了严重分歧。
韩、赵的严重分歧源自于两国实力的差异。在三晋中,魏国实力最强,赵国次之,韩国最弱。最北面的赵国一直想逐鹿中原,却受到魏国两代君主的“隔离”,在分赃的问题上历来都没有发言权,也没有得到多少实惠,相当于是给魏国做“包身工”。因此,赵成侯希望杀掉魏罃,扶持亲赵的魏缓上台,并“割地而退”。
这样一来,赵国摇身一变成为三晋QQ群的群主,魏国既是赵国逐鹿中原的急先锋,又充当赵国与秦国、楚国、齐国之间的缓冲,赵国便能坐享其成。
对于相对弱小的韩国而言,原来还可以利用赵、魏之间的矛盾夹缝求生,如果让赵成侯得逞,自己只能对赵国言听计从,混得比老魏当群主的时候还要惨。¨x^i¢a!o~s^h\u/o_c-h+i·..c\o\m^因此,韩懿侯否决了赵成侯的提议,以“杀魏君,暴也,割地而退,贪也”为由,主张魏罃、魏缓一个不杀,而是将魏国一分为二,一人一国。
韩懿侯断定,如果一手打造“两个魏国”,魏罃与魏缓还会继续保持敌对状态,打仗成为家常便饭,曾经强大的魏国必然“不强于宋、卫”,韩国就能够一跃成为三晋中的老二。更重要的是,如果扶持出两个相互敌对的政权,亲赵的魏缓必然会投靠赵国,让赵国为自己撑腰,而魏罃相应地只能投靠韩国来壮大自己的声势。
将魏国一分为二,实际上就是在韩国与赵国之间,形成由两个代理人政权形成的缓冲带。韩国不仅不会直接面对赵国的威胁,还能借魏罃政权壮大自己的实力。
韩懿侯幻想得很美好,赵成侯也不是傻子,两家根本就谈不拢。
在外交活动中,国家实力的大小决定着发言权的轻重。/二^8,墈?书.惘¢ \追,最.歆¢章?踕?与赵国相比,韩国明显处于劣势。眼看自己的战略意图难以实现,韩懿侯为了不让赵成侯的阴谋得逞,决定单方面撤军,不做出力不讨好的冤大头。
韩军一撤,赵军再围困下去就没意思了,于是只能跟着撤。已经做好亡国准备的魏国,在一夜之间获得了转机,继续夺嗣斗争,魏罃迅速取得了胜利,成功继位,也就是后来的魏惠王。
魏罃能够惊险地继位,简直就是如有神助,连司马迁都承认:“惠王之所以身不死、国不分者,二家谋不和也。若从一家之谋,则魏必分矣。”但是,面对父亲魏武侯留下的一套烂摊子,又经夺嗣内乱、韩赵干涉的破坏,新君上任的魏惠王实在高兴不起来。
千疮百孔的魏国百废待兴,但魏惠王要做的,是报韩、赵粗暴干涉魏国内政之仇。继位之初,魏惠王先后讨伐了韩国与赵国,为魏国“雪耻”。
虽然经过多年征伐及夺嗣内乱,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魏军在三晋中依然是一支强大的军队,分别在马陵、怀取得了对韩国、赵国作战的胜利。不过,魏惠王的感情用事,使魏国与韩国、赵国的关系更加紧张,在三晋中陷入空前孤立,生存环境面临着更加巨大的挑战。
值得肯定的是,此时的魏惠王没有像父亲魏武侯那样穷兵黩武,而是将目光指向了旧贵族横行的腐朽官场。
继位之初,魏惠王继续拜公叔痤为相。公叔痤这个人,政治斗争是把好手,当年将吴起排挤走就是最好的例证。另一方面,公叔痤在治理国家方面没有足够的魄力,但这对魏国来说未必是坏事,至少忠实地执行着李悝变法时确定的“新经济政策”。
在公叔痤的“无为而治”下,魏国的国力有所恢复。在外交方面,由于在夺嗣斗争中受到韩、赵的粗暴干涉,虽然已经对两国进行了报复性打击,但魏惠王还是有一些心理阴影,始终难以释怀。因此,新登君位的魏惠王并没有三晋联合的打算。
此时,虽然河西地区没有了吴起,但军事压力依然存在,秦国依旧被关在“禁闭”中。在东线,齐威王还没有展现出有什么过人之处,齐国尚未对魏国构成多大的威胁。魏惠王认为,此时正是“一统三晋”的大好时机。
但是,魏惠王梦寐以求的“一统三晋”尚未迈出实质性的步伐,在公元前366年,被魏国关了二十五年“禁闭”秦国突然打破了牢笼,开始报复魏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战国杀》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