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9章完结(1/2)
巴顿的第2装甲师也要参加这次演习。`墈^书′君, +芜.错?内,容?这对他和他的部队来说,是一次非同寻常的考验。他要考虑坦克兵能否经得起实战演习的检验,这种经验的结果将充分说明巴顿多年努力的成败,而且关系着坦克的前途和命运,因为麦克奈克将军本人是一个偏激的坦克兵种的反对派。
巴顿为此作了慎密的思考和充分准备,并制订了系统的坦克作战原则。
6月12日,巴顿率领部队从本宁堡出发到演习地域田纳西州曼彻斯特,经过了长达一万英里的远途行军。
演习开始后,坦克部队战术和技能发挥得淋漓尽致,突击性和快速机动的特点得到全面体现。在巴顿果敢巧妙的指挥下,它们大胆地快速穿插,一下子就打到了第5步兵师的背后 ,“大批摧毁”了该师的兵力,捣毁了“敌指挥部”。
第二阶段的演习在路易斯安那州举行。巴顿所属的集团军的任务是攻取施里夫波特。
9月27日,进攻开始。巴顿命令部队 :“无论如何我们也要拿下这座城市,我们要从后方攻下它。¨x*s\c_m?s_w·.?c^o·m+”他们采取了380英里的包抄行动 ,又向东推进18英里,穿过卡多湖沼泽地,突破了“敌军”密集的反坦克防线。
演习的高潮是“卡罗来纳州战役”。 蓝军司令是休?德拉姆中将,这也是一位坦克兵种的反对派,他扬言要在这次演习中彻底粉碎坦克的进攻,一劳永逸地证明装甲部队不是今后的发展方向。
11月16日清晨,进攻开始。巴顿把坦克排成一条20英里长的纵队,长驱直进,势如破竹。不到一个小时,演习指挥部收到“前线”发来的一份电报:“德拉姆中将已被第2装甲师第82侦察营4连的士兵在南卡罗来纳州的切斯特俘获。”
令人惊奇而又精彩的结局!
前来观战的马歇尔将军欣喜地说 :“美国的坦克装甲部队一定会成为有‘沙漠之狐’美称的德军将领隆美尔的克星。”
不久,巴顿荣升第1装甲军军长。
第四章 高擎“火炬”的罗伯特
1942年11月7日,傍晚时分。_求¨书+帮^ ?追-嶵*薪~章?洁\
此非法属摩洛哥的人们从无线电广播里收听到一句不断重复的暗语:“罗伯特到来”,“罗伯特来了!”……
这是英国广播公司对被轴心国占领的国家的广播中都经常穿插的一种简短的讯号。它通过这种密语方式,告知这些国家的地下反纳粹武装,准备迎接预定的作战计划。
摩洛哥原是法国殖民地。二战开始后,法国向德国法西斯倒戈投降,摩洛哥接受了法、德双重的“和平”统治。
现在,罗伯特要来解放这片土地了。
摩洛哥地下武装成员纷纷猜测:电波里代号“罗伯特”的巴顿究竟是谁呀?
“罗伯特 ”,正是本书的主人公——小乔治?史密斯?巴顿将军。同时,也是同盟国秘密拟订的“火炬”作战计划的代号。这项计划的目的是派出一支特遣部队在北非登陆,建立一个战略据点,为今后反法西斯的大反攻作准备。
“火炬”作战计划的酝酿和筹划经历了近半年时间。
早在1941年6月,德国集中了一半以上的兵力,大举进攻苏联,苏德战争爆发。7月18日,斯大林急电英国首相丘吉尔,要求英国尽快在北非地带或法国北部沿海开辟第二战场,牵制德军,以减轻苏联承受的巨大军事压力。然而,苏联的请求遭到了拒绝。
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袭珍珠港,美国被迫参战,加入世界反法西斯阵营。此后,围绕开辟第二战场的问题,同盟国之间一直争论不休。
英国主张在1942年春天进攻北非,提出了一个名为“体育家”的计划。1942年1月,英美两国首脑原则通过。但由于英军在利比亚惨败,该计划不了了之。
后来,美国又制订了一个代号“围歼”的作战方案,计划在1943年春以英国为基地直接对西欧发动进攻。同时还提出了一个“大锤”计划,定于1942年8月在法国北部实施登陆,发动有限攻势。但这两个计划由于种种原因都成了泡影。
在争争吵吵、讨价还价之后,美国陆军参谋长马歇尔和英国陆军参谋长布鲁克终于达成一致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中外名人传记百部:巴顿》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