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现代言情 > 蒋介石日记揭秘 > 第43章完结
下载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43章完结(1/2)

目录
好书推荐:

的命运关系甚大。′山.叶?屋? *首·发,我要求你们做更大的努力,在上海战场再坚持一个时期,至少两个星期,以便在国际上获得有利的同情和支援。”

同时他又说:“上海是政府的一个很重要的经济基地,如果过早放弃,也会使政府的财政和物资受到很大的影响。”看来“决战”决

心已定。

日军方面的反应如何呢?他们一边猛打,一边又于11月2日向蒋介石提出要与中国和谈。11月5日,德国驻华大使陶德

曼来见蒋介石和财政部长孔祥熙,转达日本的7项和谈条件,其内容是:

一、承认伪满、内蒙独立;

二、扩大“何梅协

定”,划华北为不驻兵区域;

三、扩大“淞沪协定”,设非武装区域,上海由国际共管;

四、中、日共同防共;

五、中、日经济合作,减低日货进口关税;

六、根绝反日运动;

七、尊重外国人在华权利。/零`点¢看′书′ !庚.辛\罪+筷*

蒋介石见此丧权辱国

的停战条件,予以拒绝。表示欲和谈,必须恢复战前状态,否则国民政府会被舆论浪潮淹没,因而蒋介石仍然决心抗战到底。

与此同时,11月5日,日军3个师团在80艘军舰的配合下,在杭州湾的金山卫登陆。登陆后,日军兵分两路对上海进行侧面迂回,企图

对我军实行围歼。这样,坚守上海之命难以执行,于是全军被迫仓皇撤退,再加上事先毫无计划,造成几十万军队同在一条公路上,

拥挤不堪。后有日寇机械化部队的追击,上有敌机的轰炸与扫射,后撤的部队只好尽量疏散,结果更加混乱。部队撤到指定的吴福线

和锡澄线国防工事时,由于阵地没有留守部队和向导人员,不能启用,在追兵迫近情况下只好白白放弃。这样,阻挡日军的最后一道

防线,便轻而易举地为敌所破。上海即将陷于敌手,日军兵临南京城下。

上海战役结束,虽说中国军队向后方撤退,但却已使

日寇“三个月灭亡中国”的迷梦遭到彻底粉碎,从此使它长期陷入泥潭中不得自拔。.8^4\k/a·n¨s·h`u\.`c/o*m_

蒋的这页日记是“逼”出来的!事后九国

会议上对日本侵略者并没给予任何制裁,无疑对蒋是一严重打击,他的幻想破灭了。正像蒋介石顾问端纳总结的那样:

“中国

方面,则因为对条约与国际法的信念,与对国联势力及美国等信誉之依赖过深,卒为重大的牺牲。”

从此日起,坚定了蒋介石

的持久抗战的决心。

【11月8日】

苏州河南岸,以兵力用尽,不能不令撤退,但并非为金山卫登陆之敌所牵动。唯藉此战略关系,使敌知我非为力

竭而退,不敢前进,此乃于将来之战局有利。

此日记是对11月7日日记的补叙。亦是对他收回撤退成命而在强敌之下不得执行

的自圆其说。

当然,他有“于将来之战局有利”的长远打算,这是不可否认的事实。

在他写下这页日记的当天(11月8日

),山西太原陷落。在山西战役中,集团军总司令李家钰、军长郝梦龄、师长刘家骐先后殉国。至此,战火漫无边际地扩展开来。

这一段暴露出他缺乏预筹战略上第二线防御之计划。如有此计划,此间之体面问题根本不应考虑,撤退已毋庸踌躇。

此日记

源于他自己的所谓积极想法,蒋介石经常在失意时安慰自己,有时不免在日记中自圆其说。此时他希望对方将他的先退都看作侧翼行

动之后果,而并非正面实力不支。其实此间区别,亦甚难蒙骗熟练之军事家。倒是今日吾辈看来,更可窥见当时主帅蒋介石未及考虑

情况尚在彼掌握时自动后移进入第二线阵地,利用有利地形及生力军抵抗,而必等至山穷水尽时被迫后撤。

【11月13日】

抗战最后地区与基本战线,将在粤汉、平汉两铁路以西。

到了这个时候,蒋介石只好谋持久抗战之良策

,作出全局的战略部署。

蒋介石的持久抗战战略构想留下的最有力的资料是蒋的次子蒋纬国对日本作家古屋奎二就此问题所做

的分析:

“当时料想到日本在作战方面所能给予中国的最大危害,是沿平汉铁路南下,首先迅即攻占武汉,对长沙、醴陵一带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蒋介石日记揭秘》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

放弃 立即下载
书页 目录
阅读推荐: 宿命之环 帝国之刃 今天开始当城主 诸天窃贼 长生修仙:我能用族人的气血加点 大奥术师她今天赚钱了吗 这本小说很健康 我在星际炼丹封神 人道大圣 斗破:家祖玄帝萧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