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2章完结(1/2)
“什么什么样?”
“大概多大年纪?”
“别说了!”母亲对父女两人吼道。?咸-鱼?看?书~网¢ .已?发?布?嶵!欣?漳·结~
父亲好像也不想再次激怒妻子了,应了句“好的好的”。
“和妈咪差不多的女人。”香樱里小声说,像是在自言自语。
母亲听到这句话,身子一下僵住了。
“和平常一样的女人。”她继续说。
“什么?平常?你以前也见过?”父亲从后视镜中问女儿,急于确认她说的话。
“嗯,有时候。”
“在哪儿碰到的?”
“碰到”——这和香樱里想的有点不一样,所以她没有吭声。
“香樱里!你和那个女人在哪儿碰到的?”
“不是碰到的,是看到的。”
“好,我问你是在哪儿看到的?”
“学校教室的窗户上……”
“窗户?……”父亲睬在油门上的脚不由松了,香樱里的教室在二楼!父亲脑海中浮现出一幅女人面孔映在二楼窗户上的情景。
从车后传来汽车喇叭声,父亲慌忙加速。
“这些话,你跟谁说过?”
“嗯嗯,没有,谁也没说过。说了也不会有人相信我的。”
“这就对了,今后也不要对别人说,那可能是香樱里脑子里的错觉哟。”
“不是‘错觉’,可能是‘幻觉’。*E′Z?晓,税¨惘/ ?更·鑫`蕞-全,”
“哦?……你还知道这么难的词儿啊?”
“我在图书馆查的,书上说这个叫‘幻觉’。眼睛看到的就叫‘幻觉’,耳朵听到的就叫‘幻听’。”
“你干吗查这种事?”
“我害怕呀!知道别人都看不到,只有我能看到,好可怕呀。跟谁也不能说,老师不能,妈咪不能,爸爸也不能……”
香樱里自顾自地说着,泪水不断涌出眼眶。她从很久以前直到今天所受的苦痛,就在这一瞬间,像决堤的河水般从体内奔涌而出。虽然眼睛模糊了,但始终环绕在自己身边的那种朦胧烦躁的感觉却不见了,现在的心情就像万里晴空,可以看得好远好远。
“是吗,你一直都在烦恼啊?”
父亲好像是明白了,母亲却担心起来。她想:女儿可能是得了什么心病,老公他应该也这么认为吧。但事实上,父亲一点都没为此感到不安,他下的断言:或许是伴随着孩子成长而产生的一种不稳定心态吧。
母亲想得却没那么简单,自己和香樱里是通过“母子”——更应该说是“女人”这一共通点紧紧联系在一起的。正如香樱里体内流淌着自己的血液一样,自己体内也流淌着香樱里的血液,她能真真切切地感受到,无比深刻。
母亲在苦恼了几天之后,决定打电话给香樱里住在那霸的外婆。听说香樱里在幻觉中会看到女人脸,外婆马上说,“是不是神灵附体了?”
母亲也听说过“神灵附体”这个词。~卡_卡^暁?说`惘+ `已_发¨布¢最+薪¢漳-劫^
“但是,‘神灵附体’指的不是香樱里这样,那是指莫名其妙的说话,就是像狐仙附体之类吧?可香樱里出现状况时都很安静的,好像不一样呀。”
“是吗,那就算了。不过,还是去看一下医生,或者是找灵媒看看的好。”
“灵媒?……”
母亲觉得很不舒服。虽然她也没什么热衷的信仰,但作为一个在教会学校学习过的人而言,要她直接和“灵媒”之类的“迷信”扯上关系,总觉得有种抵触感。
2
打开《广辞苑》找出“灵媒”一词,是这样注释的:在冲绳地区从事通灵活动的巫师,有男有女。
另一方面,有关“巫女”是这样注释的:东北地方从事通灵的女巫师。
“通灵”的解释是:指巫女等人专职神灵工作,召集灵魂,传达他们的意思。召集神灵的叫“神口”,召集生灵的叫“生口”,召集死灵的叫“死口”。
和“灵媒”中也有男性相对,“巫女”单指女性职业,两者仅此一点不同。
不了解冲绳风俗的外地人,总认为“灵媒”=“巫女”,觉得这样就是理解了,但在实际情况中,两者还是有很大差别的。巫女只被极有限的人群所信仰,基本上跟传说中的遗物一样,是被当作“珍奇的东西”对待的;而灵媒直到如今,都是深深扎根于冲绳民俗的一项风俗习惯,对很多冲绳县县民而言,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
据说,冲绳的灵媒有一千五百人或是三千人之多。冲绳县人口大概有一百万左右,平均每千人中就有近两个人是灵媒。巫女的大本营(不知该不该这么说)——恐山所在的青森县,人口虽然有一百五十万之多,但是巫女却连一两千人都没有。夏季,举办恐山大祭时,信徒们从全国各地云集于此,可巫女的数目也不过百余人。由此可见,冲绳的灵媒相对于总人口的比率是相当高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通灵女》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