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217章 太子设宴庆功忙(1/2)
东宫,华灯初上。/咸¢鱼\看+书¨惘. ¢更-薪.最^全_
飞檐斗拱在宫灯的映照下流光溢彩,汉白玉阶纤尘不染。
今夜,储君为凯旋的功臣设宴,规格之高,邀请之广,在近年来实属罕见。
受邀的不仅有坚定支持新政的朝臣,如户部侍郎周正等一干少壮派,更有几位素来持重的宗室亲王和勋贵老臣。
这既是庆功,更是太子朱常洛借李明之威势,在朝堂之上一次无声的亮剑与聚势。
丝竹管弦之声悠扬悦耳,身着彩衣的宫娥穿梭如蝶,奉上珍馐美馔。
空气中弥漫着佳肴的香气、美酒的醇香以及一种微妙的、心照不宣的政治热度。
太子朱常洛高踞主位,一身杏黄常服,气度雍容。
他端起白玉酒杯,目光含笑,落在下首首席的李明身上,声音清朗,传遍整个宴会厅:
“诸位!今日孤心甚喜!为何?为我大胤社稷得此干才!”他抬手示意李明,“巡漕御史李明,年方弱冠,六首魁元,此乃文华之盛!更难得者,其胸怀经世济民之志,身负雷霆万钧之勇!南下淮扬,执尚方剑,涤荡漕弊,澄清玉宇!试点之功,煌煌如日月,父皇金口嘉许,天下瞩目!此等国之柱石,社稷肱股,当浮一大白!诸卿,共饮此杯,为明之贺!为漕运新天贺!为大胤国运贺!”
“为李大人贺!为太子殿下贺!为陛下贺!为大胤贺!”群臣起身,齐声应和,举杯畅饮。
一时间,觥筹交错,赞誉之声不绝于耳。
李明起身,青衫磊落,身姿挺拔如竹,向着太子及众人团团一揖,神色谦逊而沉稳:“殿下谬赞,臣愧不敢当!淮扬之功,赖陛下天威,太子殿下运筹帷幄,中枢诸公鼎力支持,更有无数正直吏员、漕工船户,忍辱负重,勠力同心,方有今日微末之效。_l!o*v!e*y!u?e¨d?u.._n!e.t¨
臣不过顺势而为,略尽绵薄。
漕运积弊百年,非一日可清,试点初成,仅见微光,前路犹长,更需殿下与诸公勠力,共定国是,推广全国,方不负圣恩,不负黎民!”他言辞恳切,既点明了功成非一人之力,更将话题巧妙引向下一步的全国推广,既避开了居功自傲之嫌,又彰显了胸怀格局。
太子眼中激赏更浓,抚掌赞道:“好!胜不骄,功不伐!更难得心系全局,思虑深远!明之此言,方见赤诚!推广之事,孤与诸卿,自当与明之共谋之!”他再次举杯,气氛愈加热烈。
然而,这满堂的喜庆之下,并非没有暗礁。
三皇子朱翊钧托病未至,但其派系的几位重量级官员,如吏部右侍郎赵文远、都察院左副都御史钱谦益等,却都赫然在席。
他们脸上也挂着笑容,附和着祝酒,只是那笑容如同面具,眼神深处却是一片冰冷,偶尔交换的眼神中,更是充满了审视、忌惮与一丝不易察觉的怨毒。
他们如同隐藏在华丽锦缎下的毒蛇,伺机而动。
“李御史少年英杰,手段非凡,淮安官场上下为之一清,实乃我辈楷模啊!”赵文远皮笑肉不笑地举杯。
“是啊是啊,李御史那‘李阎王’的威名,连下官在京中都有耳闻,宵小闻风丧胆,实乃整肃吏治之不二利器!”钱谦益语带双关,看似赞誉,实则暗讽李明手段酷烈。¨搜.餿′暁^税′罔^ +更¨歆?罪¨快?
李明举杯回敬,神色淡然,仿佛听不出其中的机锋:“赵大人、钱大人过誉。
雷霆手段,只为廓清玉宇,扫除积弊,还漕运以清明。
为官一任,但求俯仰无愧于天地,褒贬自有公论。”
他语气平和,却自有一股凛然正气,将对方隐含的贬损轻轻挡回。
席间暗流涌动,言语机锋不断,支持李明的官员也纷纷出言回护,气氛在热烈中透着一丝紧绷。
而此时,东宫后厨正经历着一场小小的“战争”。
张铁柱作为李明的贴身护卫,又是此次南下的“功臣”,被破例允许在东宫偏殿用膳。
可偏殿的精致点心哪里够他塞牙缝?闻着正殿飘来的诱人香气,听着前厅隐约传来的欢声笑语,他肚子里的馋虫造反得厉害。
趁着伺候的小太监一个不留神,这憨货竟凭着“张大特勤”的腰牌,一路摸摸索索,循着最浓郁的香味,溜达到了御膳房的后门!
御膳房里热火朝天,灶火熊熊,蒸汽氤氲。
挂着“御膳”金匾的大灶上,一只巨大的紫砂炖盅正“咕嘟咕嘟”冒着热气,盖子边缘溢出金黄油亮的汤汁,浓郁的、难以形容的奇香霸道地弥漫开来,仿佛能勾走人的魂魄。
“俺滴个亲娘嘞…”张铁柱眼睛都直了,口水“哗”地流了下来。
他左右看看,趁着一个胖大厨转身指挥徒弟的瞬间,以与他魁梧身材绝不相称的敏捷,“嗖”地一下窜到灶台边,伸出蒲扇般的大手,闪电般掀开炖盅盖子!
嚯!里面是满满一盅炖得酥烂、色泽金黄、油光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科举:我的过目不忘太招祸!》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