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11章 川汉铁路的第一锹土(1/2)
第一章:祭坛上的铁锹
光绪二十九年春,成都郊外的祭天台前香烟缭绕。′w¨o!d^e?b~o-o!k/s_._c_o/m*
齐远山望着祭坛上那柄缠着红绸的铁锹,绸布在晨风中微微飘动,像一道未愈合的伤口。铁锹的木柄上刻着\"川汉铁路开工大吉\",可锹刃却闪着冷冽的寒光——这是德国克虏伯钢厂特制的工程铲,与台下那些农民手中的锈钝锄头形成鲜明对比。
\"吉时已到——\"
总督锡良的嗓音被突如其来的雷声吞没。观礼台上,英国领事杰逊正用手帕擦拭金怀表,表链上挂着小巧的铁路钥匙;在他身旁,川汉铁路公司总收支施典章捧着账本,指尖在\"征地补偿\"一栏反复摩挲。
齐远山的目光扫过台下黑压压的人群。前排乡绅们穿着崭新的绸褂,后排农民则赤脚站在泥地里,脚背上爬满旱蚂蟥。更远处,几个包着蓝布头巾的彝族汉子冷眼旁观,腰间短刀的银鞘在阳光下偶尔闪出刺目的光斑。
\"请洋工程师破土!\"
威廉姆斯穿着燕尾服走上前,接过铁锹时故意用戴白手套的手拍了拍齐远山的肩:\"齐先生,听说你在美国学的就是铁路?可惜这里用不上斯坦福那套。\"他铲起一锹土抛向空中,土块散落时露出里面混着的碎骨——分明是块老坟地的土。
人群骚动起来。一个穿补丁褂子的老汉突然冲上祭坛,枯枝般的手指直戳威廉姆斯鼻尖:\"你们挖了我家祖坟!\"他抖开怀中的蓝布包袱,里面是半块残碑,依稀可见\"乾隆五十二年立\"的字样。
英国领事向绿营兵使了个眼色。就在兵丁要拖走老汉时,齐远山一个箭步上前,从威廉姆斯手中夺过铁锹:\"这第一锹土,该由中国人自己来铲!\"
锹尖插入土地的闷响中,他听见地下传来空洞的回音——这下面根本不是实土,而是不知哪个朝代的墓室穹顶。
第二章:账簿里的鬼影
川汉铁路总公司的西洋自鸣钟走得比心跳还快。*3~8\看.书\网· ¨免!费^阅\读¨
齐远山翻看着施工日志,墨迹未干的页面上写着\"今日掘进三十丈\",可附图的勘测线却歪歪扭扭绕过七八处标注\"古墓群\"的红圈。窗外,苦力们的号子声与钢钎凿石的脆响混成一片,偶尔夹杂着监工的皮鞭声。
\"齐工程师,您的茶。\"
账房先生递来的青瓷盏底沉着几片霉变的茶叶。齐远山佯装失手打翻茶盏,茶水在账本上晕开,顿时显露出被药水处理过的暗记——那些\"古墓群\"的位置连起来,赫然是条通往英国货栈的支线!
\"听说您懂洋文?\"账房突然压低声音,\"施大人让您看看这个。\"
他从袖中抖出一张英文报纸。金融版角落里登着则小消息:\"伯明翰亚洲铁路公司股票大涨,传闻获中国四川铁路特许权\"。日期是开工前三天,而川汉铁路章程明文规定\"不准洋商入股\"。
夜半的更声刚过,齐远山就撬开了施典章的保险柜。账本上的数字让他指尖发冷——征地款实际发放不足公示的三成,而\"特别支出\"栏里赫然列着\"英领馆规费银五千两\"。最底下压着份合同附件,英文小字注明\"所有铁轨须采购伯明翰产品\",中文版本却写着\"择优选用\"。
突然,窗外传来瓦片碎裂声。齐远山刚藏好账本,就见一道黑影掠过屋檐——那人腰间别的短刀银鞘,分明是日间见过的彝族样式。
第三章:彝人的诅咒
大凉山的月色把碎石路照成惨白色。
齐远山跟着阿果攀越悬崖时,腰间的德制指南针不断打转——这儿的铁矿脉干扰了磁场。彝族青年灵活得像只岩羊,每隔百步就在石缝里塞片桦树皮,树皮上用针孔刺出神秘的符文。
\"汉官骗我们说铁路不经过神山。\"阿果的汉话带着浓重鼻音,\"但他们夜里偷偷在祖灵地打桩。\"
寨子里的火塘烧得正旺。·E\Z`小\说/网. ¨更*新*最′快.老毕摩将鸡骨掷入火中,裂纹组成箭矢形状时,全场彝人同时抽刀出鞘。齐远山注意到他们的刀柄都嵌着道钉,有些已经锈得看不出原貌。
\"三年前,洋人用玻璃珠换走圣地的矿石。\"老毕摩展开一张兽皮,上面用血画着铁路线路图,\"现在他们要挖通山神的肚肠。\"
角落里,几个妇女正在整理麻布包裹。阿果掀开一角,里面竟是成捆的雷管!\"英国人教的,\"他露出惨笑,\"说开矿用得上。\"
黎明前的黑暗中,齐远山摸出怀里的道钉样本。老毕摩接过在火塘上烘烤,钉身突然\"噼啪\"裂开,露出里面硫磺结晶的断面。\"山神发怒了。\"老人将道钉扔进铜盆,盆里的水立刻沸腾起来,蒸腾的雾气中浮现出威廉姆斯模糊的脸。
第四章:血浸的钢轨
成都火车站库房里,新到的钢轨散发着桐油味。
齐远山用游标卡尺测量轨腰厚度时,发现实际尺寸比标称细了1.2毫米。他刮下些防锈漆送去化验,酒精灯上的溶液立刻变成硫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钢轨上的家族》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